小雪为冬季第二个节气,标志着寒潮频袭,地气凝滞。此时天地闭塞,初雪始降,气候特点为 “寒湿交结,阴冷气盛”。


小雪饮食温补脾肾宜清淡,白菜豆腐保平安,忌生冷黏腻,防寒湿困阻中焦;忌肥甘厚味,免助湿生痰。


推荐一菜一粥一茶,助您平安度小雪。


白菜豆腐羊肉汤


羊肉适量(2-3斤),加干姜三大片、白芷一大片炖汤,炖煮至肉质熟烂,加入白菜、豆腐适量,继续炖熟,加盐、醋调味即可。


大白菜是冬季应季蔬菜,水分多,富含膳食纤维,清热解毒,润肠通便。豆腐富含大豆蛋白,可提高免疫力,增强御寒和抗病毒能力。羊肉可温补中气,温肾益气。


此汤营养丰富,温补脾肾,润而不燥,尤宜于小雪时节食用,清淡温中,补益脾肾。


桂枣栗子糯米粥


肉桂粉2克、红枣10枚、板栗100克、糯米50克、红糖20克。


糯米与去壳板栗同煮至软烂,加红枣、红糖煮10分钟,撒肉桂粉,即可食用。


肉桂引火归元,板栗补肾强腰,糯米温中固表。此粥可温补中下焦。小雪时节,手足冰冷、腰腹冷痛者尤宜。


枸杞桑葚红枣茶


枸杞子5克、桑葚5克、红枣5枚。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3-5杯。


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肾经,可滋补肝肾、益精血、明目。桑葚性寒味酸甘,入肝肾经,可滋阴补血、生津润燥。大枣性温味甘,入心脾胃经,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养心补脾、保护胃气。三药合用,温补肝心脾胃肾,温而不燥,润而不腻,符合“秋冬养阴”原则,还具有抗衰老作用。


划重点


暖中不助湿  散寒不伤津


小雪时节,人体阳气深藏于肾,寒湿之邪易困脾肾,常见畏寒肢冷、腰膝酸重、脘腹痞闷;肺卫失于温通则鼻塞流涕、咳喘痰白;气血凝滞则关节僵痛。


此时养生需温肾化湿、暖中通阳、散寒防痹,为深冬藏精筑牢根基。小雪宜藏阳,重在护命门,腰腹贴暖宝宝,睡前艾草煮水浴足,早卧晚起避风寒,晨起叩齿固肾气。


饮食方面,当“暖中不助湿,散寒不伤津”,晨食粥糜护胃阳,暮饮药茶通血脉。顺冬藏之令蛰伏蓄力,方能根基深固以御隆冬酷寒。


编辑:刘燕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小雪节气 一菜一粥加一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