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衡水市武强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加大投入,扎实推进省定民生工程建设。截至10月底,该县16项省定民生工程全部提前完成任务目标,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聚焦城乡基础提升,改善人居环境与安全条件。在基础设施与安全保障方面,“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顺利完成31.6公里农村公路改造,进一步畅通了乡村交通脉络;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提升工程实现小区充电端口与车辆配备比例不低于1:5,充电车棚及视频监控系统覆盖率超过85%,并通过常态化隐患排查,切实筑牢安全屏障;农村厕所改造工程完成750座卫生户厕新建或改造,乡村居住舒适度得到显著提升。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有效增进民生福祉。在教育健康领域,中小学生脊柱侧弯防控工程实现符合条件学生“应筛尽筛”,构建起筛查、宣教、干预的全链条健康保障体系。就医购药便民服务工程推动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预约挂号“一网通办”,医保电子凭证“一码结算”覆盖全部定点医药机构;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工程为全县孕产妇提供无创产前与耳聋基因筛查,实现目标人群全覆盖。在养老服务方面,建成1个标准化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6名以上,完成22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让养老更有温度。文化体育与家政服务同步升级,累计开展文化惠民演出175场。改造提升体育公园1个,新建街边球类场地1处,举办各类体育赛事116场。同时,选树五星级“河北福嫂”1名,组织开展巾帼家政进社区(乡村)活动20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家庭服务品质。
筑牢社会保障底线,守护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就业促进工程累计提供创业服务3797人次,帮助339名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扎实推进,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低保特困“两癌”患病妇女救助工作有序开展。开展精准助残服务工程,为523人次残疾人及残疾儿童提供康复、就业、助学等多样化支持。法律援助扩面提质工程为重点人群提供127件无偿法律服务,有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民生工程推进过程中,我们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线上平台、实地调研等渠道收集群众诉求,健全项目公示与进度通报机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形成共建共享良好格局。”武强县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盯群众新需求新期盼,持续谋划实施惠民实事,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高质量发展夯实民生基础。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