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清晨,阳光洒在云顶滑雪公园的雪道上,压雪车留下的规整纹路宛如五线谱。刚过八点,身着各色雪服的雪友已乘缆车抵达山顶,迫不及待在崭新的“面条雪”上划出第一道弧线;山下娱雪乐园里,孩子们的欢笑声与索道机械声、雪友交谈声交织,奏响崇礼新雪季的晨曲。


  这喧闹生机的场景,与三年前冬奥会的专注紧张形成鲜明对比。彼时,崇礼是世界的赛场;如今,这里是全民的乐园。冬奥会落幕留下的不仅是世界级场馆,更抛出了后奥运时代的发展课题:如何让冬奥遗产持续“沸腾”?2025-2026新雪季,崇礼以玩法、业态、服务、传播的系统性“上新”给出答案,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勾勒出后奥运时代区域发展的新范式。


  玩法上新


  全龄全场景覆盖


  23日,云顶滑雪公园大跳台,运动员们正在进行紧张的赛前训练。11月27日,云顶滑雪公园将迎来为期一个月的巅峰赛季。雪友们趁着周末时间纷纷前来,滑雪的同时还能观看精彩赛事。



  周末的太舞滑雪小镇,一条充满挑战的野雪道吸引了众多资深雪友。“这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机压雪道,地形更复杂,体验更刺激,让我们找到了在天然雪山滑行的感觉。”来自北京的滑雪爱好者李先生赞叹道。


  23日黄昏时分,雪如意滑雪山顶的落日狂欢派对拉开帷幕,雪友们欢聚在炫酷舞台前,合着专业音乐欢呼,沉浸式感受冰雪与光影交织的魅力。


  ……


  新雪季,崇礼各大滑雪场围绕“全龄、全场景、全时段”需求,掀起一场体验革命。2025-2026赛季国际雪联单板和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世界杯、国际雪联单板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等5项赛事将于11月27日至12月21日在云顶滑雪公园举办,届时将有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争夺2026年米兰冬奥会参赛积分和资格,谷爱凌、苏翊鸣等知名运动员已报名参加。云顶滑雪公园延续冬奥赛事标准,“云顶巅峰赛季”将为滑雪发烧友提供了近距离观看运动员腾空跃起的竞技机会。雪如意滑雪场新增50万㎡造雪面积,雪道增至24条,让雪友在滑雪之余感受国际级赛事魅力。万龙滑雪场推出“早场开滑”服务;富龙滑雪场为初学者提供“首滑专属服务”,并升级地形公园;太舞滑雪场新打造4条野雪道及探险线路,配备专业向导,满足资深滑雪者的探险需求。


  针对青少年,雪如意滑雪场打造全国首个青少年滑雪训练竞技中心,推出“滑雪+研学”套餐。各大雪场推出的青少年专场、冬令营,致力于打破滑雪运动高门槛,从娃娃抓起夯实群众基础。


  “这次来崇礼,既能观看国际级赛事,还能挑战野雪道,孩子也有了专属的滑雪训练营,还能参加雪场的日落派对,一家人都能找到乐趣!”来自北京的滑雪爱好者王先生,连续五年冬季打卡崇礼,谈起新雪季的变化,他赞不绝口。


  据了解,2025-2026雪季,崇礼将举行11项国际赛事、11项国家级赛事和1项省级赛事。“目前我们在各雪场均已建成娱雪乐园,拥有雪地机车、雪地摩托、狗拉雪橇等经典项目。”崇礼区文旅体局副局长韩晓玉介绍道。


  10月21日,万龙滑雪场开板,标志着崇礼新雪季正式开启。美团数据显示,11月以来,“冰雪航线”搜索热度持续攀升,从实际预订情况来看,北京、张家口、乌鲁木齐、阿勒泰地区、长春、白山、天津、哈尔滨、沈阳、成都为冰雪游热度T OP10目的地,“崇礼滑雪门票”日均搜索量激增275%。


  业态上新


  农文旅融合解锁“崇礼味道”


  新雪季,万龙滑雪场的“彩椒咖啡”正在悄然“出圈”。以崇礼本地彩椒为容器,注入巴西、哥伦比亚等国咖啡豆研磨的咖啡,既有醇香又含清甜,喝完可食用彩椒,成为雪友追捧的“可喝的甜品”,一周销量达200杯。



  “用一杯咖啡讲述‘冰雪与热土’的故事。”咖啡师郭孝忠介绍,这款创意产品选用智慧农业大棚种植的本地彩椒,而崇礼作为全国最大越夏彩椒生产基地,1.6万亩种植面积年产量超7万吨,产品远销海内外。


  这杯咖啡正是崇礼农文旅融合的微观缩影。今年以来,崇礼推动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创新融合,“冰雪+民俗”“冰雪+采摘”“冰雪+温泉”等新业态蓬勃涌现。11月22日,崇礼首场大型民族歌舞剧《盛世契丹春捺钵》在太舞滑雪场上演,以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与剧情有机结合,展现查干湖的冬捕史诗,让雪友在滑雪之余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各大雪场还计划结合元旦、春节等节点,推出更多融合本地特产的创意餐饮,解锁更多“崇礼味道”。


  产业融合催生消费升级。这个雪季,崇礼降低大众赛事门槛,将组织百余项群众赛事,融入雪地电音节、冰雪主题微短剧等80多场文艺活动,丰富游客多元体验。从创意餐饮到文化展演,从赛事参与到休闲体验,冰雪经济的产业链不断延长。


  服务上新


  一体化“宠粉”升级全流程体验


  “从北京大兴机场出发,直达雪场门口,雪具还能免费存放,太方便了!”湖南雪友通过新增的冰雪直通车专线抵达崇礼,对无缝衔接的出行服务赞不绝口。11月14日首发的“北京至张家口崇礼冰雪直通车”,连通北京三大交通枢纽与七大雪场,分城区、冬奥核心区两大方向,每日双向对发班次,还增设超大容量雪具存放专区,支持扫码预约与灵活退改。


  立体交通网持续加密。京张高铁实现北京北站至太子城1小时直达,京礼高速畅通无阻,将崇礼深度嵌入“首都一小时经济圈”;张家口机场执行冬春航季航班,新增张家口——石家庄——海口航线,石家庄至张家口每日最高4班航班,最晚班次适配“周五出发、周日返程”的周末游节奏。机场还开通雪具专用通道、“雪板门到门”预约等服务,配备专用行李手推车,提供食宿咨询,全方位便利游客出行。



  内部交通微循环彰显城市温度。太子城高铁站出站口,前往各大雪场的免费接驳车有序排开,发车频次密集。“出站上车,直送雪场,太方便了!”首次来崇礼的上海游客刘女士称赞。


  服务保障向精细化、智慧化升级。各大雪场推行手机小程序一站式完成购票、预约教练、查询雪道等操作;“零提重”管家服务让游客无需自行搬运保养雪具;教练资质扫码查询系统保障教学质量。


  近日,V a n d e e r崇礼第二届滑雪指导员技术交流大会举办,500余名教练员、百余家滑雪学校代表齐聚,探讨专业教学、产业创新,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水平。11月19日,200名滑雪教练签约雪如意滑雪场,组建了高素质教学团队,满足雪友的需求。


  雪具店与旅行社同步创新。为提升游客体验,各雪具店纷纷升级装备,推出雪具配送等服务。今年新开业的某雪具店,创新采用“线上+线下”双轨模式,每天通过专业主播进行网络直播销售并提供配送服务,还分享食宿避坑指南,让游客安心享受冰雪之旅。雪禾旅行社负责人王智伟从滑雪教练转型创业,如今每年接待十几万南方游客,提供酒店、租车、教练一站式预订服务。雪场餐饮也全面升级,万龙滑雪场引入多家特色餐饮品牌,火锅、披萨、牛排等菜品丰富,让“滑得好、吃得好”成为新亮点。


  “以前担心交通住宿,现在出行方便,服务贴心,像回家一样。”连续三年来崇礼的游客刘女士感慨。崇礼的冰雪经济从“雪票经济”向“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深化,增强目的地吸引力。


  传播上新


  数字赋能奏响“冰雪合唱”


  “每天第一个人,11月24号,零下6度,4级风到5级风,万龙下雪了……”清晨五点,来自香港的滑雪爱好者黄伟龙(C h r i s)准时播报雪况。作为万龙滑雪场推荐官,他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奔赴雪场,不仅分享雪景与滑雪日常,还探店清远楼饭庄等本地老铺,向网友推荐崇礼美食,成为雪友信赖的“代言人”。


  在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像黄伟龙这样的滑雪推荐官群体日益壮大。他们中有退役运动员、资深教练、旅游博主,也有本地民宿业主,以“云滑雪”、雪道测评、美食推荐等接地气的形式,让崇礼故事触达更多潜在游客。这种民间自发的传播方式,打破了单向官方宣传模式,形成强大线上引流能力。



  崇礼区积极搭建平台、规范引导,通过组织网络达人采风、举办短视频大赛等方式,鼓励优质内容创作,推动官方宣传与民间活力同频共振。官方与民间携手,共同塑造崇礼友好、时尚、专业的国际冰雪目的地形象,奏响一曲动人的“冰雪合唱”。


  群山覆雪,银装素裹。新雪季的崇礼,造雪机轰鸣不息,高铁专列满载雪友而来,彩椒咖啡香气四溢,多元服务温暖人心。这座因冬奥闻名的冰雪小城,正以全方位“上新”,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的蓝图中,持续书写“冷资源”变“热经济”的精彩答卷。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