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时客户端报道 我省各地打造智慧交通系统,破解城市拥堵难题,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
在保定市交通拥堵数智化研判治理中心,不断变化的信号灯配时数据,来自智能信号控制系统的自动调节。
保定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副支队长 刘涛:
以前,主要是根据我们路口的交通流量,凭着人工我们来制定我们放行的时长,那么现在我们全面实现了路口信号灯的智能信号控制,系统会自动根据每个方向车流量的多少,来自动变化我们绿灯放行的时长。
在用好智能信号控制系统的同时,保定市还从制度和规则入手,对道路交通进行精细化治理。
保定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副支队长 刘涛:
我们建立了"消红降紫"工作机制,多维度地来分析我们拥堵形成的成因,制定我们的每日工作台账,来解决我们的拥堵。
通过启用"借道待行"、"潮汐"可变车道、非机动车一次左转等多项新模式,保定市累计优化调整拥堵点段179个,完成主城区45条道路231个路口407公里的绿波协调控制。
中国城市交通报告显示,2025年一二季度,保定市高峰拥堵指数降幅均居全国首位,成功实现两连冠。而智慧交通带来的顺畅,还体现在河北各市对交通警情的快速响应上。
石家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交通指挥大队副大队长 张志国:
东北二环有一段拥堵,视频寻找发现在东北二环角这发生了一起两车的轻微剐蹭事故,我们迅速指令就近的警力到场处置。
在石家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指挥中心,智慧交通态势平台引入互联网地图数据,实现对市区1600余公里道路、745个路口的多维度全域感知,一旦出现拥堵,能做到秒级处置。
石家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交通指挥大队副大队长 张志国:
像"人未伤、车能动"的简易交通事故,从发现到撤场,用时由之前的18分钟缩短至5分钟以内。
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在2025年一季度,汽车保有量超300万辆的城市健康指数排名中,石家庄市排名第三,拥堵指数下降4.93%。机动车高峰期平均时速达32.54公里/每小时,位居全国前列。
放眼全省,河北各市交管系统深化数智赋能,全力优化"最强信控大脑",探索"数智绿波体系",创新拥堵治理机制,挖掘通行潜能,打造"一图展示、一键调度、全程跟踪、闭环处置"的指挥系统。持续提升交通治理能力,着力建设畅通舒适的宜居城市。
保定市民:
现在的感觉就是使我们上下班变得更加顺畅。
石家庄市民:
节省时间,早晚高峰不像以前那么堵了,跑着也痛快。
张家口市民:
感觉现在红绿灯的配时越来越合理了,不会造成大量的压车,比以前顺畅多了。
编辑:姜长淼
来源:冀时客户端原标题:【活力中国调研行·河北篇】从“堵”到“疏” 智慧交通重塑出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