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场推进“山海协作”发展三文鱼产业

我省首次落地“淡水育苗+深海养成”陆海联动模式


近日,承德清青锦瑞渔业有限公司与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签署“木兰1号”深远海养殖合作协议,标志着围场成功构建从鱼卵孵化、淡水育苗到深海养成的三文鱼全产业链闭环,这也是我省首次落地“淡水育苗+深海养成”陆海联动模式。


围场森林覆盖率达60%,深层地下水水温常年保持在8℃到16℃,溶氧量超过9毫克/升,水质达到国家Ⅰ类标准,是三文鱼养殖的理想环境,相比东部沿海,围场冷水养殖的三文鱼苗成活率高出15%。


依托这一生态优势,清青锦瑞渔业在围场燕格柏乡建成我省首个淡水三文鱼陆基循环水养殖示范基地。自2024年12月首批10万枚鱼卵投产以来,基地已形成年孵化1000万尾鱼苗的产能,占全国深远海养殖鱼苗需求量的20%。此次合作协议签署,清青锦瑞负责鱼卵孵化和幼苗培育,烟台经海则利用深海网箱进行成鱼养殖。这一模式不仅有效弥补了围场在深海养殖方面的短板,还将养殖周期从24个月缩短至18个月。


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福元表示,“淡水育苗+深海养成”模式还原了三文鱼从淡水到海水的自然洄游特性,形成了绿色生态与智能养殖相结合的品牌优势,将提高产业效率和盈利能力。


未来,围场将继续依托塞罕坝生态品牌优势,持续深化“山海协作”,推动三文鱼产业与生态旅游、精深加工融合发展,让围场三文鱼成为特色产业名片,为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协同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编辑:戴婧霄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围场推进“山海协作”发展三文鱼产业 我省首次落地“淡水育苗+深海养成”陆海联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