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药品追溯码推广应用”新闻发布会,衡水市医疗保障局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局长于学家介绍,我市所有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均实现药品追溯码信息上传和扫码结算。
药品追溯码是药品的“电子身份证”,通常由一系列数字、字母和符号组成,标识在药品包装盒的显著位置,是每一盒药品从出厂时就被赋予的唯一身份标签。为增强公众用药安全,避免群众购买过期假冒伪劣药品,我市将“医保药品追溯码推广应用”列为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市医疗保障局组建工作专班,加强和相关部门配合,依托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以“应采尽采、依码结算、依码支付”为工作目标,分阶段、分步骤统筹推进医保药品追溯码信息采集和应用工作,让参保患者用上保真药、安全药、放心药。
为推动工作取得实效,市医疗保障局组织骨干力量下沉一线,“一对一”“点对点”实地指导定点医院接口改造与流程优化,高效推进系统对接,并定期组织开展药品追溯码推广应用专项检查,及时优化平台功能,形成“推广-监督-改进”的良性循环。截至8月底,全市3921家定点医药机构,累计上传追溯码2037.12万条,通过追溯码应用,发现药品二次销售线索19条。
药品安全关乎生命。于学家呼吁大家要养成“购药必扫码”的良好习惯。参保人在医院或药店购药后,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医保公众号,扫描药品包装盒上的追溯码,查询相关信息。
在药品追溯码推广的同时,市医疗保障局同步推出系列惠民便民举措。他们积极落地医保码“一码付”,目前参保人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就医结算时,一次展码即可完成医保报销和自费支付。针对门诊慢性病就医购药问题,该局创新服务模式,指导27家定点医疗机构组建“慢病综合门诊”,统一门诊慢特病专用处方,推行长处方管理,让慢性病患者就医购药更省心、省力。同时,该局通过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事项,实现新生儿“落地即参保”;推行生育保险“一键通办”,实现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出院即报,生育津贴无需个人另行申报,系统自动生成,直接发放至职工本人银行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