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果摇曳,清香溢远,又是蜜桃成熟时。
8月27日下午,衡水市深州市辰时镇的天空飘起细密的雨丝,打在果品交易站的彩钢棚顶上,发出沙沙的轻响。
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小雨并未浇灭东周堡村和西周堡村果农们的热情——交易站内,一辆辆满载蜜桃的农用三轮车穿梭往来,收购商们在摊位前指尖轻点果皮,与果农们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蜜桃的甜香与丰收的喜悦。
“这箱蜜桃,单果平均重量都在八九两以上,糖度能到15度以上!”东周堡村的果农魏大奎掀开防水篷布,露出码放整齐的蜜桃。红黄相间的果实上还挂着雨珠,泛着晶莹的光。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笑道:“今年气候条件好,桃子品质比往年还高,收购价每斤涨了一块多!”
交易站西侧,来自北京的收购商李建军正指挥工人将分拣好的蜜桃装车。“我在深州收桃15年了,这里的‘深州蜜桃’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果大、肉厚、汁多,在京津冀市场特别抢手。”他看着车厢里整齐叠放的桃子,“今天计划发走两车,明天一早就能出现在北京超市的货架上。”
沿着交易站外的水泥路向南,便能看到连片的桃林。雨后的枝叶愈发葱茏,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西周堡村村民刘文法正踩着梯子采摘蜜桃,不一会儿就摘满了好几箱。“我家种了5亩桃树,今年桃子的品相好,产量也高,一般一个桃子卖10元,我们果农们都笑开了颜哇!”他利落地从箱子里拿出一个桃,“你看这桃型多端正多好看,这得八两多重了,收购商们都抢着要呢!”
西周堡村种桃已经有40余年的历史,全村2000余亩土地有1400多亩种植了桃树,“种桃虽然辛苦一些,但是收获的时候大家是真高兴啊!”刘文法乐呵呵地说道。
桃林深处,还有十几个村民正抬着塑料筐忙碌。47岁的史大姐是邻村南周堡村的村民,她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我们摘桃按小时算,一个小时十来块钱,一天也不少挣,这可比出去打工强多了!”据辰时镇政府统计,果品交易季带动周边7个村百余名村民临时就业,人均增收超3000元。
暮色渐浓时,雨停了,最后一辆货车也驶出了果品交易站。二兵果品交易站负责人李二兵的手机突然响起,是北京的客户打来追加订单的电话,“得嘞!明天给您挑最好的!”
夜晚,东周堡村和西周堡村的夜空被灯火点亮,而桃林深处,晚风拂过枝头,送来阵阵甜香——那是属于丰收季最动人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