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环绕的时代,无论是伏案工作的上班族、课业繁重的学生,还是热衷追剧刷视频的休闲一族,眼睛酸胀、有紧缩感,甚至疼痛的经历,几乎成了现代生活的常态。这绝非小事,极可能是眼睛在向你发出“视疲劳”的健康警报。
2024年发布的《中国视疲劳诊疗专家共识》揭示了一个令人忧心的趋势:视疲劳问题正显著低龄化。尤其近年来,儿童视疲劳患病率从疫情前的10%-20%猛增到50%-65%。专家分析,这与儿童青少年长时间依赖电子设备进行居家学习密不可分。
导致视疲劳的原因
导致视疲劳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有以下三个。
双眼“配合”失调 眼睛看近看远时需灵活调节聚焦,双眼也需协同工作。若这些功能异常(如非斜视性的功能问题或间歇性外斜视),如同机器齿轮错位,极易引发疲劳。
眼镜“不合适”或没戴 远视、散光等问题若未得到精准矫正,尤其当两眼度数差异过大时,眼睛需持续“努力”补偿,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时,极易造成视疲劳。
眼睛“太干燥” 干眼症与视疲劳如同“难兄难弟”,相互加重。数据显示,超七成干眼症患者伴有视疲劳症状,半数以上视疲劳患者也符合干眼诊断。
当我们持续用眼情况下出现以下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很可能就是发生了视疲劳。视觉异常:视物不能持久,看东西短暂模糊;眼部不适:眼睛酸胀、疼痛、干涩、灼烧感、畏光、莫名流泪、眼皮沉重、异物感;全身症状:部分人可能伴有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失眠等情况。
科学应对视疲劳
衡水复明眼科医院专家强调,治疗视疲劳,核心在于找到原因,科学应对。
精准矫正视力 对于近视或花眼患者,务必进行专业医学验光,科学矫正近视、远视、散光等问题。初次戴镜或度数较高者,可逐步适应镜片度数。
进行视觉训练 对于调节或聚散功能异常者,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视觉训练,能有效提升眼睛协调力和“抗疲劳”能力。
及时治疗干眼症 一旦确诊干眼症,需根据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坚持治疗。
近视手术后多休息 近视激光、白内障等眼科手术后,早期可能出现视疲劳情况,需严格遵医嘱护理、定期随访。
在现代生活中,视疲劳很常见,我们唯有及早发现,找准根源,科学有效干预,方能守护好珍贵的视力。
作者:贺明昭 王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