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东北的工业重镇沈阳,一座占地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制药企业——沈阳东新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新药业”)正以年均32.63%的销售增速在医药行业中书写传奇。自2003年成立以来,这家以“传承经典名方,弘扬国药精髓”为使命的企业,成功将古代中医智慧与现代科技融合,成为辽宁省中药现代化的标杆。


一、企业沿革:从初创到行业领军


2003年12月,东新药业在沈阳市新民市工业开发园区正式成立。成立初期,公司以130亩土地起家,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现占地面积扩展至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员工规模增至354人,被认定为中型企业。2024年,公司启动“中药生产项目”,通过智能化生产线升级,进一步夯实了产能基础。


从传统制药作坊到现代化生产基地,东新药业的成长轨迹映射出中国中药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其坚守的“守正创新”理念,既体现在对《医宗金鉴》等古籍验方的挖掘上,也彰显于现代制药技术的应用实践中。



二、核心业务:经典名方的现代化表达


东新药业以古代经典名方和国医大师验方为核心竞争力,拥有100余个药品批准文号,覆盖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9大剂型,重点布局骨伤科、心脑血管、妇科三大治疗领域。其产品矩阵分为三大板块:


独家品种:如正骨紫金丸(源自清代《医宗金鉴》,用于骨伤修复)和珍黄安宫片(中风急救用药),凭借独特疗效占据细分市场优势。


国家医保产品:包括芪冬颐心颗粒(改善心功能)和安宫止血丸(妇科止血),兼具临床价值与价格竞争力。


特色剂型:口服液(年产能2000万支)和颗粒剂(年产能2亿袋)的生产能力位居行业前列,满足现代消费者便捷用药需求。


以正骨紫金丸为例,东新药业通过超微粉碎技术改良传统丸剂,使其每20丸仅重1克,既保留药效又提升服用体验,并获《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材推荐,成为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融合的典范。



三、技术实力:科技赋能传统中药


东新药业的技术护城河体现在三大维度:


知识产权布局:累计获得78项商标、38项专利及7项软件著作权,构建从药材加工到成品生产的全链条技术壁垒。


研发体系:设立“沈阳东新药业创新药物产学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高校开展经典名方二次开发。例如,采用喷雾干燥工艺提升颗粒剂稳定性,利用生物力学研究验证正骨紫金丸促进骨折愈合的分子机制。


质量管控:作为辽宁省首家通过新版GMP认证的中药企业,同时取得国际PIC-GMP认证,确保产品符合全球标准。


与安徽司美格医药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强化了其产业链优势。双方在亳州建立中药材溯源体系,从种植到生产全程监控,保障原料品质。



四、未来战略:迈向国际化新征程


站在新起点,东新药业规划两大发展方向:


产能升级:新厂区投产后将引入智能化设备,重点拓展心脑血管和抗肿瘤药物研发,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


市场拓展:依托京东旗舰店等电商渠道深耕国内市场,同时探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推动中药国际化。



沈阳东新药业有限公司的二十年发展史,是一部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碰撞交融的创新史。从古籍验方的挖掘到国际认证的突破,从地方企业到行业翘楚,东新药业以“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实践,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未来,这家扎根黑土地的药企,将继续以品质为基、创新为翼,在全球健康事业中谱写新的篇章。


来源: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