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国际劳动节。天刚蒙蒙亮,寂静的村庄就开始热闹起来。家家户户灯火闪耀,不时传来阵阵炖肉的香味,难道村里有喜事?记者决定一探究竟。
晨光穿透薄雾,为武邑县韩庄镇贾史庄村披上一层金纱。村口“常回家看看”彩绘墙尤其惹人注意。顺着柏油路前行,放眼望去,村庄干净整洁、道路宽敞笔直、彩虹门高高耸起、村内彩旗飘飘、舞台绚丽多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空气里还浮动着炖肉与槐花香交织的独特气息。
“这是咱村第三次办千人宴,可今年添了新气象。”贾史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晓泉正指挥着村民布置活动场地,顺着他手指方向望去,广场旁新立的石碑泛着温润光泽,石面上“同心”两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左侧写着“千人一锅饭 九姓一家亲”十个小字。这块由村民捐款建成的同心石,仅用四天便筹得9.8万元,连在外地工作的村民都纷纷来电表示捐款。
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全村村民都如此“买账”?正思索着,李晓泉便带记者来到贾史庄村党群服务中心,推门而进,桌子上摆满了荣誉证书,地上还有几箱不同样式的奖杯,村干部和志愿者们正忙着根据证书和奖杯上的名字进行整理。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村‘两委’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颁奖仪式。”李晓泉边跟着整理证书边说,要让每一位村民都切身感受到,贾史庄村是全体村民共同的家园,是大家携手缔造的美好港湾。
近年来,贾史庄村通过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建设了贾史庄礼堂、百姓食堂、同心石等民生设施,创新举办乡情节、重阳饺子宴等特色活动,在完善基础设施与传承乡风文明中焕发新颜。这不仅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更凝聚起乡情民心,让村民切实感受到了“家门口的幸福升级”,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自从李书记上任以来,我们村是眼看着一天比一天好,不仅路宽了、村美了,建设的还越来越好了。”“去年村里建了礼堂,今年又建了食堂,村里高龄老人吃饭一律免费,这对于我们这些在外打工的子女来说,真是帮了大忙了。”村民贾桂弟也笑着接过话茬,“有这样的村干部带领我们村发展,我们真是放一百个心。”
这一个个变化、一项项建设、一个个措施,正是让村民对村干部工作如此“买账”的原因。
上午8时10分,“千人一锅饭 九姓一家亲”贾史庄村第三届乡情节在贾史庄礼堂正式开始。颁奖时刻,礼堂变身荣耀殿堂,晶莹剔透的水晶奖杯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领奖人的笑脸被证书红封映得更加灿烂。“咱们捐钱从没想过要什么奖励,没想到村干部为咱想着了。”捐了一万元的村民王辉看着手中的奖杯,神情自豪。
仪式结束,文艺演出与乡情盛宴在欢腾中交织。舞台之上,戏曲、民间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接连呈现,引得台下喝彩声此起彼伏。这场充满烟火气的聚会不仅吸引了本村常住居民,更让外嫁的姑娘、在外打拼的游子纷纷踏上归途,专程赴约这场乡土盛会。村民们张张笑脸写满幸福,浓浓乡音诉说着乡情。
那边乡亲们相聊甚欢,这边传统大锅菜香飘四溢。“开饭喽!”临近中午,随着一声声吆喝,乡亲们从四处聚拢而来,端起一碗热气腾腾的大锅菜、咬上一口带着麦香的大馒头,舌尖上的记忆瞬间被唤醒。“吃的是食材,品的却是乡愁。”返乡村民沈志敏说,无论走到哪里,故乡是自己永远的依恋,这碗大锅菜是妈妈的味道,更是家乡的味道。
党心连着民心,同心共赴幸福路。炊烟散尽时,李晓泉站在广场上远眺,儿童乐园里孩子们笑声清脆,大街上三五成群的村民在说说笑笑,几位返乡村民在同心石前拍照。暮色中,同心石悄然披上霞光,宛若一枚火种,照亮贾史庄村的幸福长路。
图片摄影:李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