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联社“1357”战略规划指引下,衡水农商银行以“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为抓手,全面开展新“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持续深化政银企合作、创新金融服务、下沉服务重心,为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截至目前,该行建档农户16920户,评级农户16842户,新用户14973户,用信7031户、17.26亿元,绘就了一幅“党建引领、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党建引领,构建“政银村”协同发展新格局。衡水农商银行与地方党委政府携手打造“党建金融共同体”,在桃城区彭杜村乡等重点区域,与40个行政村签订《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党委统筹、支部联动、党员带头”工作机制,实现“金融助理”“金融协理员”村村覆盖。通过“整村授信”“阳光办贷”等举措,将信贷政策精准传导至农户和小微企业。截至3月末,共创建信用村123个,评定信用示范区10个,让“信用变资产、资金活起来”成为现实。另外,该行通过“金融大集”“送金融知识下乡”等活动,开展巡回宣讲30余场,覆盖农户4000余户,推动普惠金融理念深入人心。
政银联动,打造小微企业服务“高速路”。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衡水农商银行与桃城区政府、衡水高新区、九洲国际博览城等签订战略协议,共建“信用微企、信用园区、信用县区”,建立“三张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实现涉企信息“秒级”调取与精准画像。创新推出“小微企业助力贷”“个易贷”等特色产品,最高授信额度达1000万元,利率较同类产品低1-2个百分点,支持随借随还、无还本续贷,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在服务效率上,该行构建“123”快速响应机制,即1天受理、2天对接、3天审批,通过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引入外部数据,实现贷款流程“线上化+可视化”。
服务下沉,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衡水农商银行传承“背包精神”,组建38支走访小组,深入园区、乡村、社区,张贴“金融服务专员公示牌”260块,确保市区3公里、乡镇5公里服务半径全覆盖。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出“种养贷”“新市民贷”等专属产品,提供信用、保证、抵押等多元担保方式,最高授信500万元,助力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轻装上阵”。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该行在各营业网点布放智慧柜员机、小额循环机等设备71台,在各行政村建成38家金融便民店,代理社保、燃气等民生缴费,累计服务群众15万人次,让“家门口的银行”触手可及。通过“金融+政务”模式,在网点增设营业执照自助打印机,实现“政务服务+金融服务”一站式办理,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保姆式”服务。
作者:刘嘉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