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冀中平原,衡水市冀州区官道李镇的麦田里,清凌凌的渠水顺着渠道蜿蜒流淌,浸润着返青的麦苗。今年春灌启动以来,官道李镇以“兴水利、保丰收”为目标,通过疏通水系脉络、升级基础设施、创新管护模式,为6.51万亩冬小麦春灌工作注入强劲动力。
未雨绸缪,织密灌溉“保障网”。立春前后,镇党委、政府组织党员干部对辖区内干支渠开展全面排查,重点清理淤积河渠,修复破损闸门,确保输水‘主动脉’畅通无阻。依托2024年水利项目建设成果,新建扬水站点5座,做好衡尚营三大队等24座泵站维护工作,提升滏阳河水灌溉面积500亩,有效缓解周边农田灌溉压力。
系统治理,激活水系“生命力”。今年春灌,该镇采用“清淤+衬砌+连通”模式,对主干渠道进行升级改造,同步扩挖坑塘、铺设防渗管道,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其中,投资5.5万元进行程庄村渠道修建工程,新建水泥农渠1条,长约260米,宽1.8米,实现提升河水浇灌面积约150亩。
干群联动,筑牢管护“责任链”。为确保灌溉质量,该镇依托“书记镇长-片长-包村干部-村支书-村‘两委’干部”五级网格责任体系,将35个行政村均纳入春灌保播网格化管理,实行“一渠一策”精细化维护,实现灌溉效率与节水效果双提升。发动群众参与渠道巡查,发现跑冒滴漏情况及时报修,让每一滴水发挥最大效益。
“水网润田”奠定夏粮丰产丰收基础。截至目前,官道李镇已完成春灌面积超5万亩,占总任务八成以上,预计4月初全面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