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辉,河北省衡水市婚礼文化倡导者、资深婚礼主持人,河北省婚姻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衡水司仪专家委员会主任。从业二十余载,他既是衡水酒店婚礼模式的开拓者,也是本土婚礼主持人职业化培训的奠基人。作为第二届世界华人结婚产业颁奖典礼“婚礼产业贡献奖”获得者、河北广播电视台经济频道《家有喜事》栏目专家评审,他以专业与情怀推动行业革新,用行动诠释“婚礼是家风传承第一课”理念。
从“大棚婚宴”到宴会酒店:他让婚礼回归仪式感
2000年左右,张志辉就踏入主持的行列,作为“能说会道”的人,时常主持一些开业演出、给亲朋好友孩子结婚时客串一下婚礼主持人。2005年之前的衡水,新人结婚仍以“搭大棚、吃流水席”为主,最多到酒店置办几桌酒席请请客为。刚从北京、天津、济南学习归来的张志辉敏锐意识到:“婚礼不是一顿饭的事,而是两个家庭价值观的呈现。”他首先引导同学、亲友,把结婚典礼引入酒店婚礼模式,亲自设计包含双方父母为新人引火源点烛台、亲朋共叠香槟塔、交杯酒、感恩茶等环节的流程模板。“当时很多家长觉得花几千元租酒店是浪费,但当新人拜堂成亲,面对父母鞠躬礼拜时,很多家长第一次在婚礼上感动落泪,那个时候他们觉得这个钱花得值啦!”张志辉说。由张志辉引导的变革不仅带动本地多家酒店开拓婚礼业务,也带动了婚庆行业的蓬勃发展,更开启了衡水人对婚礼仪式价值的认知升级。
培育行业火种 倾心行业发展
“2012年前后,衡水的婚礼行业进入爆发期,本地主持资源捉襟见肘,大型婚礼全部邀请石家庄、北京等地的司仪来主持,看着外地司仪拿走了衡水80%的高端订单,我心里着急啊!”张志辉毅然组织了首届衡水婚礼主持人培训班,将原本零散的“能说会道的”“兼职喊话人”转化为专业团队。他创立了“三步教学法”:随时随地练发声、依照典籍学礼仪、多词排序练应变。培训班首期学员中有20多位成长为职业司仪,如今大多已成为行业骨干、婚庆演艺团队负责人及行业大咖。“张老师总说,台词可以背,但对婚姻的敬畏心必须刻在骨子里!”首期学员徐立鹏回忆道。
河北省著名婚礼主持人奖牌。 张占祥 摄
从2016年开始,张志辉便同一众合作伙伴,利用接触全国知名婚礼机构的机会,把来自北京、成都、重庆、南京等地的行业领军人物引到衡水,为衡水及周边乃至京津冀、晋鲁豫的婚庆从业者开展职业培训,至今已组织二十余场(班)次,内容涉及花艺、婚礼主持、婚礼策划、摄影技巧等领域,极大促进了衡水婚礼水平及从业者素质的提升。
被河北广播电视台经济频道聘为专家评审。张占祥 摄
2017年,河北省婚姻服务行业协会在各地市成立分支机构,在张志辉的努力争取下,衡水司仪专家委员会应运而生。在他的影响下,衡水各县市区知名主持人齐聚一堂,为衡水婚礼的蓬勃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之后,尚语、火柴兄弟、凌韵、译笙等多个主持人团队雨后春笋般涌现。
传统与创新的交响:一场婚礼两重意境
衡水是大儒之乡,文化底蕴深厚,在张志辉参与设计的《汉唐风韵》《大宋芳华》主题婚礼中,合卺结发等周制礼仪与现代灯光舞美相映成趣。张志辉曾为金婚老人承办结婚50周年庆典。当他深情讲述跨越50多年的爱情,聚光灯伴随着孙女捧着奶奶送给爷爷当年织的、此刻已变了颜色的围巾缓缓上场,全场宾客都红了眼眶。“这场仪式的设计里饱含着中国人对爱情,对亲情、对友情,对文化传承的认同,是情感交融、时代交融的结果!”张志辉坦言。
张志辉坚持“旧礼仪要有新表达”。他带领团队及合作伙伴研发十余套主题婚礼模板。其中,融入家风家训环节的《吾家有喜》、融入记忆热恋环节的《硬币情缘》《青梅竹马》等系列,一度成为衡水新人新婚典礼的热门范例。
拒绝铺张背后的温情经济学
面对近几年愈演愈烈的高价彩礼之风,张志辉在行业中率先发布《文明婚俗倡议书》,提出“三不三有”原则:不索重金聘礼、不搞攀比排场、不用低俗婚闹;有家风传承环节、有公益纪念环节、有文化记忆点。他曾发起“彩礼变公益”行动,说服十余个新人将省下的彩礼钱捐赠给有需要的社会群体。“曾经有位新娘告诉我,婚礼上交换家书、收到远方捐助受益人的祝福比收到钻戒更幸福。”张志辉说,“这让我觉得所有坚持都值得!”
倾心培育业内青年。张占祥 摄
如何看待当下年轻人流行的“极简婚礼”,张志辉表示,简约不等于简陋,真正的简约,是把钱花在情感浓度上而非物质堆砌。时代在发展,这是一个文化交融、个性凸显的时代,他们为爱而为,大胆创新,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对婚礼负责的人。
面对衡水市主城区以及各县市区典礼特点,张志辉正在开发“20分钟婚礼”“40分钟婚礼”模块。根据实际需求保留誓词、婚戒、拜堂、敬茶等核心仪式,但通过流程编排和沉浸式婚礼体验以及纪实婚礼影像,让几十分钟完成的文化仪式比三小时酒席更有记忆点。
谈到对未来婚礼行业的最大期待,张志辉表示,希望婚礼能成为每个家庭的精神成人礼。接下来将与市民政局、市妇联、团市委等部门合作开发“新婚第一课”“甜蜜在冀”“真爱永衡”等公益项目,让婚庆公司成为传递敬老孝亲、勤俭持家理念的文明驿站,成为推广大儒之乡、和谐衡水、首善衡水、文化衡水的加油站。
举办培训班赢得广泛赞誉。 张占祥 摄
在张志辉的办公桌上,挂着2012年培训班全体学员手写的结业赠言:“因为您,婚礼成了值得骄傲的事业。”
这位憨厚、沉稳,总自嘲“不懂浪漫”的主持人,用二十多年光阴证明:比舞台灯光更璀璨的,是唤醒人们对婚姻的敬畏之心;比婚宴酒席更珍贵的,是让每个家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表达。
而这,正是婚礼文化最本真的模样——用仪式珍藏真情,让传统照见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