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袖轻扬,仿若蝶舞翩翩;锣鼓铿锵,恰似春雷滚滚。春节期间,一场为期七天的 “戏润湖城 新年七天乐” 戏曲演出,宛如一场绚烂的文化盛宴,为蛇年新春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此次戏曲演出从2月2日至8日(正月初五至正月十一),在衡水市群众艺术馆百姓剧场轮番上演。此次活动由衡水市群众艺术馆精心主办,其背后凝聚着众多工作人员的心血与努力。来自衡水市戏剧家协会、双百评剧艺术团、京韵堂剧社、利民河北梆子艺术团、雅音艺术团以及天庆宏园京剧研习社的戏曲爱好者们纷纷踊跃参与演出。这些团体和剧社,在衡水市的戏曲领域都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他们的参与,使得此次演出集结了河北梆子、京剧和评剧等多个剧种,真正实现了戏曲艺术的大融合与大展示,为广大市民朋友带来了一场 “家门口” 的戏曲文化饕餮盛宴。





演出尚未开始,剧场外便已人头攒动,观众们怀揣着对戏曲的热爱与期待,早早赶来排队入场。待演出正式拉开帷幕,现场座无虚席,连过道上都站满了热情的观众。演出过程中,精彩连连,高潮迭起。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多彩的戏曲世界,随着演员们的精彩演绎,时而沉浸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之中,时而为演员们精湛的技艺欢呼喝彩。在这里,观众不仅能欣赏到《穆桂英挂帅》《大登殿》《状元媒》《红灯记》《娄山关》《江姐》《沙家浜》等多部经典剧目的不同选段,还能充分领略到同一剧目用不同剧种所表现出来的多样艺术魅力。




以《穆桂英挂帅》为例,河北梆子版本的演绎,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将穆桂英挂帅出征时的豪情壮志展现得淋漓尽致。演员那嘹亮的嗓音,仿佛穿越时空,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了穆桂英的巾帼风采与家国情怀;而京剧版本的《穆桂英挂帅》则尽显大气磅礴,从举手投足到唱腔韵味,都彰显着京剧这一国粹的独特魅力,演员们深厚的功底和精湛的技艺,将穆桂英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演员们的表演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他们将自己完全融入角色之中。唱腔时而婉转悠扬,如同山间清泉,在观众的心间流淌,诉说着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时而雄浑有力,恰似黄钟大吕,震撼着观众的心灵,展现出角色的豪迈与坚毅。他们将每一个经典戏曲都演绎得淋漓尽致,把各色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无论是忠肝义胆的英雄豪杰,还是温柔婉约的闺中女子,亦或是狡黠奸诈的反派角色,都在演员们的精彩诠释下,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观众眼前。戏曲表演的精华,如优美的唱腔、精湛的身段、巧妙的念白等,都在舞台上展现无遗。现场观众完全沉浸其中,无不在喝彩声和掌声中陶醉,他们用热烈的反应表达着对演员们的赞赏和对戏曲艺术的热爱。



“以前总觉得戏曲离生活挺远,这次现场看了,真被震撼到了。演员们的一招一式、一唱一和,都太有韵味了!” 一位观众激动地分享感受。还有家长带着孩子一同前来,孩子兴奋地说:“那些漂亮的衣服和好玩的脸谱,太有趣啦,我以后还想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全程由专业器乐演奏老师伴奏。二胡、琵琶、唢呐、锣鼓等传统戏曲乐器,在老师们的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它们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为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增添了浓郁的氛围。有了专业戏曲器乐演奏的加持,整个演出更显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独特气韵。当演员们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引吭高歌时,器乐声如影随形,或悠扬相伴,或激昂烘托,将戏曲的艺术魅力推向了更高的境界。


衡水市群众艺术馆馆长郑广义表示,戏曲作为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瑰宝。此次“戏润湖城 新年七天乐” 活动的顺利开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生机、展现独特魅力,更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春节期间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广大市民在欣赏精彩戏曲演出的同时,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营造了欢乐吉祥、喜气祥和的新春景象。


摄影 张维胜

通讯员 马紫萱 任家欣 张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