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让企业减了负、松了绑,让我们心无旁骛抓生产、谋发展。”2月6日,在衡水市“强招商、上项目、优环境”工作会议上,河北海伟交通设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文行情真意切地说道。


图为海伟石化办公楼


海伟集团成立于1992年,经过坚持不懈地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现已发展成为集电子材料、石化新材料、氢能源综合利用、多功能软包装材料等业务于一体,具备完整产业链条的高科技企业集团。旗下有九家子公司,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先进智能工厂等荣誉称号。


为改变国内超薄型电容膜市场供应紧张状况,集团于2001年——2005年先后斥资12.6亿元建成了亚洲最大的BOPP薄膜生产基地。在超薄型电容膜原材料聚丙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困境下,集团耗资上百亿力求破局,实施了当时全国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民营石化类项目,成为国内首家打通超薄型电容膜——特种电工级聚丙烯——丙烯单体产业链的民营企业。


图为聚丙烯装置聚合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如今,海伟集团总投资205.5亿元的四个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其中,年产6万吨的氢气提纯、年产30万吨的甲胺和多功能软包装材料等3个项目相继开工,预计今年上半年可实现试生产。投资106亿元的年产80万吨丁辛醇项目,正在加快办理前期手续,力争一季度开工建设。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我们的后盾和保障。”宋文行盛赞道。


去年,海伟电子、海航石化、海伟石化三家子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近9000万元;海伟电子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费率由25%降为15%;政银企对接活动为集团授信20亿元……一项项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让企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也让景县县委、县政府出台的《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惠企政策,以及重点项目“科级保姆”包联机制落到了实处、干出了实效。


图为氢能负碳产业园项目座谈交流现场


不仅如此,市县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始终牢固树立靠前服务、帮扶指导的思想,切实做到了“围墙内的事企业办、围墙外的事政府办”。


“为了加快软包装项目前期手续办理,2024年正月初五,县领导就到我公司现场办公,一周之内就完成了全部开工手续的办理,提前一个月实现了开工建设!”宋文行对政府部门的倾情服务记忆犹新。


为争取丁辛醇项目早日落地,市生态、发改、财政和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出面协调省直部门,加快办理项目审核备案等前期手续;为保障氢提纯项目顺利落地,将项目地块上的树木移植到有关乡镇园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公司损失;为保障甲氨项目安全建设,将项目现场110KV电力线路进行迁移……营商环境提质增效的例子不胜枚举。


图为省、市相关部门帮助协调解决子公司上市问题


如今,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服务效能稳步提升的保障下,海伟集团正加速布局新质生产力。除在建的氢能环保产业园项目外,与中国联通合作的2.63亿元化工垂直大模型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总投资16亿元的铁路专用线项目更被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重点规划清单。


海伟集团的快速发展,正是衡水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缩影。市委、市政府将把企业和群众的“痛点”作为改革的“靶点”,形成更加持久的吸引力和更成熟的创新创业生态,为衡水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