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黎明的微光刚刚洒向大地,深州市高古庄镇北梨园村还沉浸在新春的宁静之中,突然,一阵货车的轰鸣声打破了这份静谧。


“李书记,这一大早的,这些车拉的啥?”


“车上装的都是水泥板、细木板这些装修材料,是给咱们村助农车间准备的。赶明儿工人们就进场,争取早点动工,让车间尽快运转起来,好给村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村口处,该村党支部书记李鹏边和村“两委”成员清点材料数目,边高声回答着村民们的疑问,其间,他脸上的笑容如同春日的暖阳,从未断过。



北梨园村是典型的农业村,村民多以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为主,收入水平并不高。如何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成为摆在村“两委”面前的一道“考题”。


“党建引领,发展产业,推动就业。”北梨园村自有一套成熟且深远的谋划。


去年,北梨园村严格依照既定计划,顺利完成了集体土地流转,总计2000余亩土地交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运营管理,并大胆地开启了订单高粱种植的尝试。事实证明,这一举措成效斐然,当年村集体收入便大幅增收50余万元。李鹏欣慰地说:“春节前,我们用增收的资金采办了丰厚的年货,发放给每一位村民,就是想让大家都能切实感受到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此外,北梨园村积极布局,与企业合作在村内建设助农车间,着力发展手工水饺、空心面加工业,为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增添新引擎。“车间由村集体控股15%,所得盈利将专门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同时,车间还会为大家提供大量工作岗位,让大家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寥寥数语,李鹏便清晰地勾勒出了一幅充满希望与活力的乡村产业振兴蓝图。


抢抓当下,方能蓄能未来。刚刚有条不紊地安排好装修工人进场等各项事宜的李鹏等人一刻也不耽搁,马不停蹄地与邢台市一家机械设备厂取得联系,就设备引进方案展开深入沟通与洽谈。“过两天,我们计划过去看看,敲定合作细节。”谈及未来规划,李鹏信心满满,“5月,我们村助农车间肯定能准时开门生产。”


在这充满希望的“春时”里,北梨园村“两委”班子那股争分夺秒、只争朝夕的冲劲展现得淋漓尽致。相信,在他们的带领下,北梨园村定能向着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美好未来大踏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