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翠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


郭英翠

衡水市第十三中学语文教师。多年任教高三年级,担任高三学科组长。曾多次被评为“高考功勋教师”“高考功勋班主任”,多次荣获“质检明星”“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多次在学校举办的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指导的学生多次在省市级作文比赛中获奖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而岁月却是如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多年来为人师表,在讲台上不断演绎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许多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淡忘,可也有一些如同树根一样深深地扎在了我的心上,每当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感悟至深。

  

每个高考出分的日子,都是一个不眠之夜,今年也不例外。一个通宵,我收到了很多同学的喜报,心中溢满喜悦和感激,我想这应该是做教师的最大幸福吧。其中李东同学的信息让我最为欣慰。他说他语文考了115分,去年考了89分,仅语文一科就提高了26分,特别感谢我在他叛逆迷茫时没有放弃他,一直鼓励鞭策他。看着信息,我陷入了沉思,记忆的闸门随之打开……

  

去年8月,我被安排到复读部任教。刚一入班,我让每个学生都写了自我介绍,还有上一次的高考分数、来年的目标分数,并写一段鼓励自己的话。大多数同学都写得非常诚恳,对自己充满信心。其中李东的自我介绍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写的是:“我不想复读,是父母逼我来的。我对复读也没抱太大信心,我自己偏科严重,总分430分,语文只考了89分,我不爱学习语文,也不知道该怎么努力,很迷茫……”看到这些,我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下了一行批语:“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无惧风雨,老师愿意帮助你。我们一起努力!”同时我开始了对他的观察,打算找合适的机会和他聊一聊。

  

其实这时我还不知道哪个学生是李东。于是上课时我故意提问他,认识了这个高高瘦瘦、不爱笑、性格有些内向的大男孩。他回答问题时声音很小,一看就是不太自信;他有些爱偷懒,每次交作业时主观题就只写几句话,而且不够规范,一看就是应付了事;他早读时不爱背书,眼睛东张西望;还有一次早读检测,我让同学们自己写完后核对答案,我发现他核对非常不认真,还有好几个错误;他的文言文词语积累非常少,很简单的句子翻译他最多也只能得2分……观察了一周多,发现了这么多问题,我觉得我不能再等了,必须要和他谈一谈。

  

在一节晚自习课,我把他叫了出来。首先肯定了他热心肠、爱劳动、爱帮助同学、经常给同学讲题的优点,接着就指出了他的问题。他显得有些不耐烦,说他以前的语文老师从来不管他,他也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即使学了也不会有什么提升。我当时看到他的态度真的很生气,想批评他一顿,难道复读一年就这么继续把语文荒废下去吗?但我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我给他讲了一个我以前学生的真实案例,也是语文偏科,经过高三一年的努力,高考成绩120分。他问我:“老师,你觉得我可以吗?”我说:“当然可以了。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会有进步。这样吧,我看你特别热心肠,你每天给我打热水吧,上下午各一次,我顺便提问你几个文言词语。”他答应了,并说会改变学习语文的态度,让我给他一点时间。


这以后我确实发现了他的改变:早读声音比以前大了,作业比以前认真了,主观题答题规范了很多,书写也有了明显进步。我经常在他给我打水的时候叮嘱几句,或者提问他几个文言词语、理解默写。随着我们交往的增多,我发现他其实很聪明,理科成绩不错,就是语文太偏科。我鼓励他提升语文成绩不是一日之功,要坚持,要积累。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语文成绩有了一些进步,能够每次都保持在95分以上,有时还能突破100分。我很欣慰,认为按照这种状态,下学期一定可以有更大进步。可是这一切在寒假又发生了改变。

  

寒假时我发现他经常不交作业,偶尔交作业也是应付了事。我知道他这是老毛病又犯了。我和他私信聊天,他答应我认真学习,不再玩手机,但我发现他还是没有回到以前学习的状态。开学后的假期作业考试考得特别差,82分。其实他这样的成绩早在我意料之中。出成绩后,他主动给我写了一封信,向我道歉,并承诺一定会好好努力,不辜负我对他的期望。

  

下学期考试训练比较多。我经常会在试卷上给他写一些鼓励的批语。如果有问题,我也会给他直言不讳地提出来。他的态度一直很好,成绩也是稳中有升,到五月份强化训练的时候有几次考了110多分。他越来越自信,学习也越来越带劲。终于在高考时拿到了115分。接到他报喜的信息,我倍感欣慰,觉得这一年我们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我所期待的花终于开了。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诚哉斯言,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是一场温暖的修行,一个用生命唤醒生命的过程。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教育根植于爱,从播种到开花,始终都是一场爱的坚持。教师又如同花匠,在教书育人这条路上,需要守着一份宁静、一份淡泊,静心再静心,微笑再微笑,用心呵护,巧妙培植,筑梦他们的未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请相信,最终迎接我们的将是无比灿烂的花季。愿我们教育工作者都能在教育这条大道上,向美而行,步履不停。今后的我会继续努力,用师爱去唤醒和温暖更多的学生,洒下一路汗水,收获一路故事。

  

作者:衡水市第十三中学 郭英翠

(图片由衡水市第十三中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