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风暖,光景日日新。
“打叉一定要趁天晴,否则瓜秧容易染病,要注意打小叉别打大叉。”在饶阳县南北岩村的一座大棚内,10多名种植户正围着一位瘦削的中年男子,聚精会神的听他讲解着甜瓜打叉的注意事项。正在传授种植技术的,是种植户们的老朋友——河北省“最受欢迎特聘农技员”、河北省2023年度“最美农民工”(奋进型“奉献乡村美”)宋长江。
不久前,54岁的宋长江刚刚参加了全省“最美农民工”宣讲活动,他在总结30多年里与大棚果蔬打交道的酸甜苦辣时感慨万千:“从借钱建起村里的第一个大棚,到带动更多村民规模化发展设施果蔬种植,自己不仅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乡亲们无比信赖的‘土专家’,更实现了从‘一个人富’到引领父老乡亲‘共同富裕’的进阶之路。”
敢想敢为——
“借钱也要建大棚。既然认准了这条路,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宋长江深知种田的不易。1988年的一天,在偶然听说种植大棚蔬菜比大田作物效益要高的消息后,彼时只有18岁的宋长江动起了心思。“当时,满脑子里想的都是大棚,一门心思就想搭起个棚来种种看。”然而,一没资金,二没技术,“大棚计划”实施起来举步维艰。
没有启动资金,宋长江深思熟虑之后,下定决心——借钱!“在当年,娶个媳妇才需要几百块钱。”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宋长江笑出了声。“乡亲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毕竟是借钱建大棚,万一赔了本儿,那可是倾家荡产的后果。”顶着压力与质疑,宋长江靠着东拼西凑借来的几千块钱,建起了南北岩村里的第一个大棚。
“当时心里就憋着一股劲儿,一定要搞出点儿名堂来!”没有技术?那就想办法学!他买书学习,订阅各种农业技术报刊……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没有经验?那就到外地有经验的地方取经!他不畏艰辛,走遍了周边县市甚至山东寿光等地,向有种植经验的农民请教,认真记录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
除了外出学习,宋长江没日没夜的住在了大棚里,精心“伺候”着这些西红柿秧苗。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悉心管理下,那年的西红柿大获丰收,仅仅一个大棚就收入了一万八千元,宋长江一夜之间迈入“万元户”行列的消息随即就在村里“炸了锅”。
学无止境——
“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持之以恒的实践。”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是宋长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建棚初期“摸着石头过河”到“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问题,从最开始只种植单一品种的西红柿,到引进甜瓜、葡萄等新品类。宋长江靠的,是持续不断的学习与实践。
然而,由于不是“科班”出身,宋长江始终觉得自己“还差得远”。“我是一个农民,文化程度也不高,这些年一步一个脚印,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经验,但距离我心目中新农人的标准还远远不够。想跟上现代农业的发展,要学的还多着呢!”在30多年的种植生涯中,宋长江多次获得各种表彰,并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农民高级技师,但他依然觉得有所欠缺。一有空闲时间,就到处去学习、培训。“宋老师的学习态度和能力,真是顶呱呱!每次我们一起去培训,就属他笔记做的又快又全。”同为饶阳县农业局“特聘农技员”的尹建龙这样评价。
2019年9月,通过参加高职扩招,宋长江有了一个新身份——保定职业技术学院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学生,从田间地头迈入大学校门,甩掉两腿泥走进“象牙塔”……宋长江的眼界宽了,境界高了,不仅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新农人”,更深感现代化管理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系统化学习现代农业管理知识太有必要了!以前有些土办法,自己也说不清原理。通过学习,掌握的明明白白!”宋长江兴奋地回忆着。
共富共享——
“果蔬产业要想发展的更好,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才是方向,进而实现共同富裕。”
系统化的深入学习,带给宋长江的,不仅仅是棚室管理能力的提升,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与拓展。在自己的示范引领下,村里的种植户越来越多,宋长江开始了新的思考:“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要想走的更远,一定要进行规模化种植。”他很快有了新打算——组建专业合作社,吸引种植户加入,通过统一种植标准、有组织地培训果农,实现果蔬产业规模化发展,让种植户们少费劲、多挣钱。
就这样,饶阳县良品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宋长江的主导下应运而生了。合作社以加强种植户技术培训、引进新品种、销售产品等为主要职责。以此为平台,依托省农林科学院、县品牌蔬菜工作站以及县农业部门,宋长江多次邀请专家为种植户们授课,年平均组织专业技术培训10次以上,目前培训人员已达2000多人次。
“以前,大家种西红柿都觉得越密实产量越高,经过培训后,大伙才知道,间距合适才能让植株充分伸展,产量才会更高。还有授粉,以前是人工作业,费时费力,省里的专家介绍并协助引进了熊蜂授粉,成本降下来了,效果还更好了。”谈起科学管理,宋长江滔滔不绝。一次次的培训开展下来,困扰种植户们的难题一一迎刃而解。“宋老哥组织的培训用处太大了,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够对症下药!”合作社成员杨子超开心地说。
同时,为了让合作社的果蔬进军高端市场,打破农超对接、订单销售空白,宋长江还不断引种试种各类名优新特果蔬品种,以“多中选优、优中选特、特中做精”为原则,逐步筛选出10余个果蔬新品种,向种植户们进行示范推广,为做好品牌农业和订单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标准化种植、高质量生产。如今,合作社2000亩的温室大棚,年产甜瓜、番茄、茄子、葡萄等各类果蔬4000吨,产值近1200万元。同时,也为全县工厂化育苗、农资土肥、棚室建材、设备加工、棚室施工、技术服务、产品销售、冷藏运输等行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促进了全县蔬菜产业的转型升级。
沿着蜿蜒的通村水泥路,宋长江来到了北空城村的一片棚区,一个个整齐排列的大棚内,甜瓜黑绿壮实,西红柿已经开出了花。这里,是宋长江2022年通过流转农户土地,建立起的红响家庭农场。“农户们到这里打工,除了一天挣一百多块钱外,还能学到更多种植管理技术。现在,全县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达34万亩,设施比例全省第一;设施葡萄种植面积11万亩,设施规模全国第一。饶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京津‘菜篮子’!”谈到全县果蔬产业发展成果,宋长江这位有着“最美农民工”荣誉称号的汉子很是自豪。
本报见习记者 范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