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是一种有机酸,在植物中普遍存在,如果人体摄入过量,会在被吸收前与食物中的矿物质结合,生成草酸盐,影响矿物质的吸收;草酸被吸收后,还可能与体内的其他物质反应,形成草酸钙等,增加肾结石的患病风险。正因如此,很多人将草酸视为洪水猛兽,产生了不少误解。


误区一:不吃含草酸的食物,体内就不会有草酸。


人体也会产生草酸,比如糖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丙酮,丙酮进一步代谢就产生草酸。甘氨酸、羟乙酸、羟脯氨酸、维生素C等物质,在体内代谢后也可能转变为草酸。正常情况下,草酸最终会转化为尿酸,排出体外。


误区二:所有蔬菜的草酸含量都高。


蔬菜的草酸含量确实较高,但不同品种差异很大。通常口感越涩的食物,草酸含量越高,如菠菜、甜菜、苋菜、鲜竹笋、茭白、苦瓜等。大部分野菜草酸含量较高,比如马齿苋,含量可达1.31%。但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圆白菜、芥兰等,草酸含量比较低,一般在0.1%以下。萝卜、胡萝卜、甘薯、西洋菜、茄子、芹菜杆、韭菜、大蒜等,草酸含量在0.2%~0.5%之间,也是低草酸蔬菜。


误区三:食物中只有蔬菜含草酸。


有些水果吃起来有点涩,如黑莓、草莓、猕猴桃、杨桃等,除了受多酚类物质的影响,含有草酸也是原因之一。巧克力、茶、咖啡、大豆、全谷物等也含有草酸。当然,这些食物的草酸含量远低于菠菜、苋菜等高草酸食物。


误区四:肾结石大多是草酸惹的祸。


常见的肾结石有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尿酸结石等。草酸在人体内过度积累,确实会导致高草酸血症,进而引起肾结石。但研究表明,肾结石患者的草酸摄入量并不一定比健康人群多,二者没有必然联系。事实上,肾结石的成因有很多,比如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就是由于基因变异,乙醛酸代谢通路出现异常,引起血液和尿液中草酸浓度增高,进而导致肾结石,甚至肾功能衰竭。此外,含糖饮料、钠、高蛋白食物摄入太多,以及饮水量太少等,也会增加肾结石的发生几率。


误区五:菠菜和豆腐一起吃易引发肾结石。


菠菜草酸含量可达600~750毫克/100克,豆腐钙含量较高,有人担心二者同时吃会增加肾结石的发生率。恰恰相反,钙能在肠道中与草酸结合,形成难吸收的草酸钙复合物,从而减少尿液中草酸和钙的比值,有助预防肾结石。因此,吃菠菜等高草酸食物时,不妨适当增加高钙食物的摄入量,比如牛奶、酸奶、豆腐、豆皮、鱼虾及坚果等。


误区六:高草酸食物能少吃就少吃。


正常人不需要刻意关注每天的草酸摄入量。肾结石患者或有肾结石家族史的人群,只要少吃高草酸食物就可以。痛风患者也需控制草酸的摄入量,否则容易抑制尿酸的排泄,从而增加痛风的发作频率。草酸可溶于水,如果担心草酸摄入太多,可以将蔬菜焯水后再食用,这样可以去除其中40%~70%的草酸。


编辑:刘燕

来源:生命时报
原标题:健康人不必忌惮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