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与金庸、黄沾、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有“食神”美称。前些时候,不知何故,忽然痛批起茶道来,称其繁文缛节,装模作样,不值得提倡。一时间,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茶道圈里圈外,舆情沸腾。


其实,我倒觉得不必大惊小怪。茶道繁复与简单,本都是客观存在,各取所需,何必强求大一统呢?简单派,喝茶解渴,随意自然,图个清静,没什么不好。繁复派,尊崇传承,重视仪轨,讲究美学空间,倡导禅意人生,也是不错。喝茶这回事,既是烟火人间,也能超然物外,历来就不是谁的专宠。上至皇亲国戚饱学之士,下到黎民百姓贩夫走卒,都无例外,与茶有缘。


初识此道,烧水泡茶,没什么讲究,简单自是简单,及至有所体会,喝茶成瘾,衣带渐宽终不悔,自然不再简单。茶味虽有禅味,但茶道不是宗教,没有什么教主门徒,喜欢就喝,不喜欢就不喝,至于怎么喝,更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不喝则已,喝茶的人,就不必有什么鄙视链了,与水近,还是与道近,争论不休,也难有定论。就如喝茶的动作,拿得起,还要放得下。


至于蔡澜,至于赞成与反对的人,说什么喝什么都是自由,不说三道四的,也是自由。茶还在,江湖上的传说对决,就不会罢休,管他呢。


茶圈的构成,相对复杂。卖茶的,喝茶的,两大类。但人员背景却光怪陆离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按说,都是因缘聚会,没有茶,也就没有了彼此的报团取暖。资历不同,身份各异,端起茶杯,都应该放下,否则品出的就不是茶汤清淡,而是红尘俗气了。想法不一,道路迥异,但茶香悠远,大道兼容。


江湖纷争多,圈子总是有,聚散离合,就如人生常态。茶圈都是茶,相对才会单纯些,把茶喝好,生活里的苦辣酸甜,就不难应付了。


喝茶就喝茶,有没有人问过自己,为什么?身体需要,但喝水也可以。养生必须,又没有实证,赶时髦,也不尽然。喝茶平常,当你认真的时候,就已经不同寻常了。探求茶的属性,追求茶的口感,当然重要。而更多的时候,喝茶变得习以为常,不得不喝。因为除开待客社交,喝茶的爱好,会伴随始终。特别是独处时光,摆弄茶席,品鉴好茶,就如遇见知己,如影相随,不离不弃。


有人会说,有那么矫情吗?不过是打发时间而已。打发时间,并不寻常,古人说的好,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培养点爱好,增加些乐趣,让内心安然,喝茶入定,是个好途径。如此,宦海沉浮,江湖险恶,又其奈我何?纵横四海,身边一呼百应,事业巅峰,门前车马喧嚣。及至归隐山林,有茶好喝,照样不会落寞。拿得起的,唯在心头,放得下的,皆为虚妄。


喝茶就喝茶,与其说是身体需要,不如说是心头之好。喝了,心就满了,可以充实一整天,亦或长长久久。常有人说,我不喝茶,太忙顾不上,也没有必要。理由充足,也无须反驳。喝茶的人,也不乏忙碌之人,但还是忘不了喝茶。可见,忙碌与否,不是喝茶不喝茶的理由。是否需要,才是动机。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喝茶的爱好,纯属私事,不接受争论。


抛开寻常解渴,喝茶其实又是个哲学命题。写作如果说是与自己对话,喝茶不啻就是与心灵沟通。看似玄妙,也是个道理。


夏虫不可语冰,不喝茶,当然不会领略茶中深意。选择放空,选择投入,让时光慢下来,超越小我,融入天地之间,唯见茶烟轻扬。


喝茶的名义是喝茶,而喝茶的意义不是喝茶,而是习惯独处与自省,拂去生活表面浮华,去伪存真的过程。


忙与不忙,都可以喝茶,过日子就应该,不是在喝茶,就是去喝茶的路上。且不要,初识不解茶中意,再见已然是惘然。


喝茶的时候,人们常说要拿得起放得下,放得下的都是什么呢?身外的俗物,累人的名声及至他人的关注。


放下了许多,又不至于全是虚空,那就需要拾起自己。对了,我说的就是自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是孙猴子,而我们无非是不再忽略自己。自己精挑细选的茶器,自然不放心别人代劳,清洗打理都要亲力亲为,繁复的家务活儿也就不在话下。烧水泡茶,更是乐趣丛生,不假他人。挽起袖子,汤汤水水的不厌其烦;品茶赏器,杯杯碗碗的仔细拂拭。及至茶入肺腑,则荡气回肠,两腋生风。


茶三酒四遛弯儿俩,喝茶的人不必多,三五知己,足矣。可以畅所欲言,也可以止语静默,但自己的话,可以说给自己。酒话都在酒里,茶话却在心里。愁隙远去,恩怨化解,宠辱不惊,生死看淡,想说就说,想喝就喝,茶杯放下,诸事放下。


茶喝透了,话说够了,不必看人眼色,心静如水,也如茶。出走半生,不是少年,鬓发已苍,依旧年轻,至少在心里。没有千军万马,我有夜灯一盏;没有人声鼎沸,我有清茶几杯。没有花开不败,我有瑞雪纷飞;没有江山万代,我有好梦频回。


作者:王俊清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