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我市部分县市区遭受洪涝灾害,近期,衡水市卫健委全力做好灾后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治工作,紧扣“大灾之后无大疫”目标,突出抓好医疗服务、环境消毒消杀、饮用水卫生安全等重点工作。截至目前,累计为受灾群众提供诊疗服务1500余人次、心理救援服务95人次,聘请专业队伍深入灾区消杀,消杀面积109万余平方米。
医疗服务保障方面,市卫健委组织市人民医院、市三院、市中医院开展支援饶阳“防疫症、保健康”义诊活动,组派5支小分队共22名医务人员深入受灾村庄,为受灾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特别是对老弱孤残、孕产妇、血液透析、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有针对性地提供医疗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为受灾群众提供诊疗服务1500余人次、发放药品619人份、宣传资料12000余份。组建7支心理卫生队,累计提供心理救援服务95人次。
灾后卫生防疫方面,积极组织开展病媒生物密度检测和孽生地调查,有针对性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指导灾区及时清理淤泥、垃圾,规范开展环境消毒消杀,武强县、饶阳县、安平县共清理清除垃圾9284吨、人畜粪便6744吨。派出专家及第三方消毒公司技术人员,开展专业消毒消杀,进行技术培训。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健康宣教,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已累计发放防病宣传材料52000余份。强化疫情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特别是加强对发热、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等病情的监测,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同时,强化饮水安全检测,组织卫生监督执法部门赴武强县、饶阳县和安平县,分别对集中式供水单位、二次供水单位、集中安置点、医疗机构的生活饮用水、消毒产品、传染病防治卫生,进行安全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农村供水设施的检查,做到逐村逐井检查到位。目前已完成8家集中式供水单位、14家二次供水单位、18个消毒产品使用点位的检查工作,确保灾区群众活饮用水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