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我市外宣战线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创建衡水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三夏”生产等主题,在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刊(播)发重点报道70余条。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我市用心用情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新华社发布视频通稿《河北衡水:创建安全标准化食堂 保障校园食品安全》,报道我市市场监管部门指导学校配备食品快检室,并建立学校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信用档案等制度,规范提升学校食堂软硬件设施设备。《人民日报》在题为《普惠托育,托举幸福童年》的报道中,提及我市对生育第三个孩子的家庭实行免费入托,对第一个、第二个婴幼儿入托的家庭每月补助300元。中新社在视频通稿《中国各地“六一”儿童节的“N种打开方式”》中,提及儿童节当天,在我市一手艺人的工作室里孩子们正在沉浸式体验微缩景观制作;中新网还另外以组图形式发布《河北衡水小朋友沉浸式“打造”微缩景观》。央视频客户端发布视频报道《河北衡水:快乐六一 消防“童”行》,介绍我市消防部门邀请小学生走进消防营地,开展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全面提升孩子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光明日报客户端、新华网分别以《让儿童在爱的呵护中感知世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举办2023相信音乐成长营活动》《在爱的呵护中感知世界 中国儿基会邀请10名受助女童来京参加成长营》为题,报道我市南门口小学10名小学生受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邀请,到北京参加成长营活动,丰富的活动为她们了解多领域知识创造了机会。中新网还发布《河北枣强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学校家庭联动开启依法育儿新篇章》,介绍枣强县开展“为家长送法促依法带娃”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惠及2000多个家庭,构建学校家庭依法协同育人新样态。


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华社还发布视频通稿《河北衡水:推动“旅游+研学”产业消费双升级》,报道我市依托衡水湖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升级景点功能,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研学产品;视频通稿《河北衡水:灵活就业促增收》介绍桃城区积极推进“居家就业工程”建设,帮助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直播《生态中国 | 鸟瞰初夏衡水湖》让广大网友直观领略到“京南第一湖”的生态之美,吸引超百万人次观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新闻直播间》节目中,播发《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 河北安平 万亩油菜籽迎来大面积收获》,报道安平县的七万亩油菜籽进入收割期,机械化作业不仅让农民耕作收割省时省力,不断延长的农产品产业链还带动了农户增收。《河北日报》、《河北经济日报》、冀时客户端分别发布《二季度131个项目集中开工》《衡水市二季度131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15.09亿元 衡水市二季度131个项目集中开工》,均关注我市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报道我市将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


此外,《河北衡水以高质量供给推动研学游产业发展》《河北衡水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 四级公交网络基本形成》《衡水:小小胡同“焕然一新”》《身边的幸福·老旧小区“变身”记》等报道分别在经济日报客户端、中新网、人民网、长城新媒体等中央和省级媒体发布,引发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