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智慧+信用”监管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衡水市市场监管局扎实推动全国两会精神落地见效


3月20日,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党组会,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务实举措,确保全国两会精神在市场监管系统落地落实。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用真招实策稳定市场预期和提振市场信心。“市场监管系统将突出‘强监管、保安全、提质量、促发展’工作思路,深入推进智慧监管、信用监管,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守牢四个安全底线,为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作出新贡献。”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息渤表示。


全面提升“智慧+信用”监管现代化水平。大力推进智慧监管,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监管”体系,打造融合共享的智慧监管平台,加强市场监管数据支撑、分析应用等,2023年重点领域实现智慧监管全覆盖;深入实施信用监管,加强失信联合惩戒,强化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健全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相结合,加大对抽查检查结果的运用,消除风险隐患。


牢牢守住“三品一特”安全底线。加强食品监管,做好创建省级食品安全标准食堂和实施《衡水市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规范》工作,开展中小学校食堂软硬件建设;完善农村食品流通安全体系,继续开展农村食品销售示范店创建活动;探索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积分制度,对餐饮行业实行“驾照式”反向扣分与食品安全正向奖励的闭环管理;针对网络食品安全等突出问题,集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查办食品类大案要案。加强药械妆安全监管,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医疗机构药械质量提升行动、药械网络销售“清网行动”等,加大医美行业监管力度。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启用电梯智慧监管平台,加快建设特种设备综合信息化平台,高压“打非治违”,排查安全隐患。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专项行动,加大对危化品等工业产品获证企业的安全隐患排查,严厉查处问题企业和产品。


强力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以市质量中心为依托,分批建设10个以上覆盖区县的“一站式”质量服务工作站,培养一批“质量标杆”和标准创新型企业;深入推进“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和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各培训帮扶企业600家以上。完善标准体系建设,鼓励引导全市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12项以上;积极培育企业争创国家、省级企业标准“领跑者”,深化推进“百千万行动”试点城市建设,培育2项省级以上企业标准“领跑者”;探索标准引领特色产业质量提升路径,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先进制造业集群。开展知识产权创造提升行动,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力争增长10%,达到3.5件以上,有效注册商标6.3万件以上;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信息进企业促创新”活动,对接企业不少于200家。


下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市场主体提质增量,确保市场主体总量年度增长7%以上;研究落实扶持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个体经济“枝繁叶茂”。帮扶企业纾困解难,继续落实市场监管领域帮扶措施、免罚清单,持续推进涉企收费规范治理,研究制定行业协会商会等领域收费监管长效机制。强化公平竞争监管执法,持续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开展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专项治理,加强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净化市场环境,持续开展“铁拳”“打假保名优”、养老诈骗专项整治等各类专项执法;严查网络假冒伪劣、价格欺诈、虚假违法广告等违法行为,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开展“稳物价惠民生”价格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查处串通涨价、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优化消费环境,加大电信、保险、医疗美容、汽车销售等重点领域合同格式条款的整治力度,加强民生领域和制造计量器具监管,培育创建诚信计量示范单位;深化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推进大中型商超无理由退货实现全覆盖;提升12315平台处置效率和调解成功率,实现消费投诉信息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