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衡水湖,她虔诚地守护了22年;为了衡水湖,她花掉十几万元的积蓄;为了衡水湖,她走遍了湖区各个村庄宣传环保知识。在衡水,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衡水湖的女儿”,她就是环保志愿者赵鸿。


“志愿者们,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植树节打卡衡水湖,3月11日不见不散!”这是赵鸿3月9日微信朋友圈的最新动态,她正在为即将开始的植树节活动忙碌着,这也是她第22年在衡水湖组织开展植树节活动。多年来,赵鸿组织中外志愿者20000余人次绿化衡水湖,在湖边他们不仅种植了香花槐、白蜡、金丝柳、海棠、梅花等树木,还将志愿服务的“种子”播撒在人们心上!



心存善念 立志做一名环保志愿者


衡水湖不仅是一方水域,还伴有草甸、沼泽、滩涂、林地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是候鸟们南北迁徙的重要驿站。上世纪90年代,随着周边工业企业及生活污水排入湖内,衡水湖水质变差、植被败坏、鸟类减少,湖区日益“寂静”。


1998年,已是河北作家协会会员的赵鸿在北京参加一次文学研讨会。期间大家热烈地探讨起了作家的责任感和对环境的忧患意识,这让她的心灵深受触动,也让她萌生了做一名环保志愿者的念头。不久,赵鸿的环保散文《一汪天池落人间》、《我的家乡衡水湖》、《环保,需要我们参与》等文章相继见诸报端。“衡水湖是我们的母亲,衡水湖是我们的骄傲,热爱她、保护她,是我生命的支点。”


2001年通过大量的调查和走访,赵鸿发现,由于湖区居民环境意识薄弱,废旧电池对衡水湖湖水污染十分严重。赵鸿利用一个多月时间,走遍了湖区的17个村子,一边散发自编的科普材料,一边向湖区居民宣传环保知识,还与当地小卖店店主达成协议,以每节5分钱的价格自费回收废旧电池40余万枚。“当年衡水湖的污染情况虽然谈不上特别严重,但是湖区许多企业一直往湖里排污,部分区域水质达到了劣五类,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建立协会 守护衡水湖的一方碧水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环保更需要公众的参与。2002年,赵鸿发起并注册了“地球女儿环保志愿者协会”。在她的感染带动下,600多名志愿者成为“环境卫士”,他们经常利用节假日,通过建立湿地课堂、问卷调查等形式,向周边群众宣传湿地保护知识,开展环境普及教育。衡水湖黄顶菊泛滥,严重威胁着湖区的生物多样性,每年春夏之交,赵鸿总会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起去拔黄顶菊。栖息在衡水湖的野生动物同样是赵鸿的牵绊,一有时间她就会和志愿者一道去清除那些捕野兔的夹子、捕鸟的粘网。



每次到外地开会,赵鸿总是不忘介绍衡水湖。2001年,赵鸿去北京参加一个国际环保会议,会上认识了民间环保组织“绿家园志愿者”召集人汪永晨,赵鸿便迫不及待地向她介绍起了衡水湖。“没想到离北京这么近的地方,竟然有这么大的一片湖水、湿地!”看完衡水湖的资料与图片后,汪永晨惊讶地说道。2002年3月,汪永晨接受赵鸿的邀请,带着来自9个国家的300多名志愿者来到衡水湖进行植树活动。“正是汪永晨老师的行动鼓励,给了我精神力量,在我的心里点燃了一盏志愿路上的明灯。” 2002年起,赵鸿开始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到衡水湖参观、采风,而这些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也把衡水湖带向了世界。


2007年底,经公众投票,衡水湖被评为“燕赵最美湿地”。多年来,衡水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衡水湖生态保护和治理,像珍惜眼睛一样保护着这片天然湿地,特别是近年来的保护性开发,衡水湖再度被“唤醒”,碧波荡漾、鸟语花香,游人为之惊艳。“她是一汪水草鲜美的天池,让我们衡水人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美好和惠泽”。每每提到衡水湖,赵鸿便美滋滋地向人夸赞。


坚定自我 在环保的路上执着前行


“在环保的路上,一路走来,有喜悦的泪水,也承受了白眼和冷嘲热讽的煎熬。成长是痛苦的,我能够做的只有坚持。”在赵鸿编著的《守望绿色》一书的后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这段话正是她多年从事环保的心情缩影。


“做环保志愿者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我和志愿者们一同成长,我们变得更加有责任感,更加热爱生活、珍惜自然,这是我最欣慰的。”这份成长感让赵鸿觉得一切付出都充满意义。


“我想,我就是一片绿叶,绿着,为万物,枯了,做泥土。”多年来,赵鸿围绕保护衡水湖做了大量公益活动,始终坚持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她先后获得“地球的女儿”环保奖、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第二届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奖、国家地球奖等奖项,被授予2006年度燕赵环保人物、2007年河北省首届环保十大杰出人物等称号。2008年,赵鸿被选为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火炬手,是火炬手中唯一一名环保志愿者。


“身边有一片湿地,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每一个衡水人都有爱护衡水湖的心和行动,大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我,只是其中之一。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志愿者团队里来,尊重生命、关爱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赵鸿真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