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28日夜间开始,衡水市迎来今年入冬以来最强的一次寒潮天气,“断崖式”降温,让人们着实体验了一把寒潮的“速冻”威力。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下,多数人选择“蜗居”,但我们身边却有这样一些特殊的守护者,他们不惧寒冷,迎风逆行,用各自不同的方式,默默守护着这座城市的秩序井然与温暖平安。今天,请让我们把镜头对准他们……


12月1日深夜22时52分,室外温度已经降到了-4℃。


“快把身上结的冰打下来,进屋暖和暖和,换件衣服!”盯控完上水作业的衡水火车站客运车间副主任张巧英一边帮着上水工董立重拍打身上的冰碴,一边催促的说。“这几天夜里太冷了。”冻得满脸通红的董立重捂着耳朵说道。


21时55分,接到给客车Z386次上水作业通知的董立重和同事穿上棉袄、棉裤、棉帽,戴上手套,按照规定的走行路线,站在1至2道钢轨线路间做好补水准备,在寒风中等待客车的到来。



22时15分,Z386次列车停稳。董立重和另一名同事每人负责8节车厢,弯腰、拉管、插管、注水、跑向下一节车厢……一整套连贯的动作,做的标准且娴熟。补水完成、关阀门、拔管……留存压力的水柱喷溅在衣服上,迅速结成了冰。董立重根本顾不上这些,急忙跑向下一节车厢……



22时27分,上满水的Z386次列车缓缓启动开出后,董立重会同他的同事,赶快将刚使用过的16根上水管舞动起来。这是冬天上水作业后特有的程序,铁路人把它称作“抖管”,就是把残存在上水管里的水甩出来,避免残存的水结冰,影响下次使用。


据介绍,铁路上水工是火车站专门给列车上水的人。科学合理安排上水作业流程、提前迎候列车、摸清每种车型的注水口位置、水箱大小以及操作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快速穿梭在每节车厢间……这些,都是每名上水工的基本功。


董立重说:“给列车上水是个力气活儿。“他介绍,对于一趟列车来说,上水工要给8节车厢完成上水作业,需要提前20分钟等候,来回跑上3趟近700米,至少要弯腰24次,其中的插管、拔管工作还要下蹲进行,从出场作业到作业完毕回到室内需要近50分钟的时间。由此,走路快、力气足、嗓门大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在列车停留的短短几分钟之内,要把8节车厢的上水作业全部完成,为此走路一定要快。给列车的注水口插管子时,力气一定要大,否则注水的时候,管子容易掉下来。且冬天上水比其它季节要多一道工序——抖管子。15米长的管子,存满水,大约重十几斤,要把管子里残余的水全部抖出来,确保管子不会被冻住。由于随时会有列车通过,作业完毕后,通过对讲机与同事通话,声音要大,不然,对讲机那边听不清楚。


冬天冷,上水管是胶皮的,冬天会变硬,把管子插到列车的注水口之后,管子有可能掉下来,再插的时候,就会溅一身水,水还没上完,身上的衣服就冻住了。董立重憨厚地笑着说:“为让旅途中每名旅客都能喝上一杯热水,泡上一碗方便面,我们再辛苦也值得。”就是这样,董立重和他的同事们不畏黑夜严寒,全力以赴为每一趟列车加满水,始终坚守着岗位与诺言。


通讯员韩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