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百年党史,凝聚奋进力量。2022年以来,衡水市武邑县持续开展党史宣讲“六进”活动,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推动全县党史学习教育高标准开展、高质量落实。


以上率下,规范队伍建设。强化队伍能力建设,从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等多个方面规范理论宣讲工作,结合武邑实际,制定全县集中宣讲安排方案,成立县委宣讲团和县委走基层宣讲团,邀请专家教授示范宣讲,领导干部带头讲,科级干部梯次推进宣讲,全县宣讲层层推进,建立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网格化宣讲工作体系。截至目前,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开展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宣讲1100余场次,受众30000余人。


丰富载体,谋划创作多变。围绕重大主题、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坚持小角度切入大事件,小现象阐释大道理,创新思路,谋划举措,用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深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中,注重构建“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的多层次、多频次和多形式的全方位融媒体宣讲体系,开展党史100堂好课宣讲录制活动、党史宣讲进百村志愿服务活动。


打破常规,创新宣讲形式。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作用,谋划实施智慧广播“村村响”工程,每天利用“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定时推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打破“照本宣讲课”“群众被动听”“讲完报总结”的固定模式,让理论带着“泥土味”,让宣讲“接地气”。县级播控平台设在县融媒体中心,与县广播电台设备、人员、节目相融合,乡级播控平台设在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各村配置“大喇叭”接收设备,依靠现代科技互联网IP广播系统,实现县、乡、村三级贯通,打通农村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依托10个乡镇区、7个部门党委、8个职能部门建立起800余个微信群,覆盖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每天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作者: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