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首小诗,其中有几句:瀑布的水逆流而上,蒲公英的种子从远处飘回,变成伞的模样。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红楼梦》是百读不厌,千看不倦的一部奇书,可是,结局太悲凉。假若,它是一幅六尺卷轴,何不轻轻卷起它末尾的悲,让它永远留在满是欢声笑语的中幅。


众姐妹依旧时常团聚结诗社,大观园季季有花,咏了桃花咏海棠,咏完菊花咏梅花。咏菊必得螃蟹助兴,咏梅亦要烤一回鹿肉。每逢初一十五齐聚斗诗,稻香老农为社长,潇湘妃子蘅芜君枕霞旧友,三人挥洒诗情,怡红公子蕉下客点缀才意,岂不快哉。


探春没有远嫁,不必含悲忍泪作别亲人,独做异乡人。闲时起诗社,下帖子邀宝玉。给宝玉做鞋,偶也会给贾环做一两双,去赵姨娘处说说话,虽她极不喜生母,然血脉至亲难以割舍。


忙时协理大观园,为王夫人分忧。养育一场,深恩唯有能干懂事以为报。便赵姨娘滋事,也得秉公行事,家有家规。若有像王善保家的那样,失了体统分寸的奴仆,必得回敬一耳光,才担得起刺玫瑰的名号。



迎春待字闺中,不会和孙绍祖结亲,不必泪涟涟哭诉自己受虐待,没有惨死。她还是姐妹里最安静柔顺的那一个,坐在花荫下穿茉莉花。诗才平庸,却是诗社的出题考官菱洲。下人和丫鬟起争端,她照旧会拿起《太上感应篇》,管它什么是非对错,就做个没事没非的懦弱大小姐。


惜春依旧娇憨,众人欢聚场面好笑时,会让奶娘揉一揉笑疼的肠子。依是冷僻,不去宁国府,和嫂子尤氏拌嘴,说伤人的话。也一心向佛,说些要剃头当姑子的玩笑话,但她还是大观园的四小姐,没有出家为尼。她要忙着画《大观园行乐图》,她还是诗社的监考官藕榭。


湘云没有嫁给卫若兰,丈夫早逝,一个人从年轻到年老,看了旭日看夕阳,守着寂寞和孤独。她还是常来小住,见了宝玉,爱二不分,爱哥哥爱哥哥地叫。喝醉了躺石凳上酣睡,芍药花瓣落满一身,引来众人围观,惹得黛玉讥笑,两个人逗趣掐架最是活泼调皮。


元春没有薨逝。仍明艳荣丽如凤,会偶尔省亲,与亲人相聚,畅叙离别情。宫斗尝遍,心机亦看遍,得宠失宠看淡也不过是浮云。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在帝王家只是个美丽的幻影。她只愿家族盛宁,龙颜和悦,自己平安。



宝钗没有搬出大观园,梨香院里娴静做女红。花儿开了,和姐妹结社斗诗。是湘云最亲的宝姐姐,是黛玉推心置腹的姐妹,时常为闯祸的哥哥宽慰劝解母亲。她还是明媚端庄的少女,没有和宝玉成亲,守着一个失去至爱,心如死灰的人,又无奈地接受他了断尘缘,弃她而去的结局。


黛玉没有泪尽而逝。仍使小性子,却还是透明纯真,为宝玉柔肠百转,为寄人篱下暗自神伤。花季葬花垂泪,亦要起社作诗。见了湘云,斗诗不算,必得斗嘴,才是打不散的好姐妹。和宝玉闹了又和好,和好了又闹,都只为了自己的一颗心。潇湘馆没有人去楼空,屋外依旧翠竹青青,盛着欢笑泪水,盛着幽幽叹息,清婉诗行,一如往昔。


香菱还是那个娇憨丫头。薛蟠没有迎娶夏金桂,她不会被妒妇金桂折磨致死。她去大观园跟着黛玉学诗,是诗社最用功的新成员。也和同伴斗草玩,掉到泥坑弄脏石榴裙,会怕婆婆薛姨妈责备,视呆霸王为自己的天,深情温柔。她眼里的世界,永远是那么简单。命运让她坠入黑暗,她仍只愿看到光亮和温暖。



宝玉亦不是形容枯槁的未亡人,没有随一僧一道云游四海。他还是翩翩贵公子,温润如玉。偷吃胭脂,体贴女孩,只说男子是泥做的骨肉,女子是水做的骨肉。但凡听见人劝他做学问就厌烦,幸有黛玉懂他。祖母疼爱,父亲责骂,众姐妹呵护。袭人终日细心服侍,晴雯依是言语爽利,她们没有离散,还是守着宝玉。


凤姐看着巧姐长大,与平儿是主仆,是姐妹。尤二姐没有吞金,花枝巷和贾琏过着和美小日子。柳湘莲没有悔婚,尤三姐没有拔剑自刎。金钏没有跳井,司棋和表哥还是情投意合的一对佳人。


时光不老,一切都刚刚好。这个唤作大观园的地方,娇憨明媚的青春女孩,作诗赏花,女红刺绣。雍容华贵的老年贵妇,吃茶设宴,欢聚谈笑。分明是一场不散的宴席啊,别让它散场,且留在欢乐那一刻。


若真是那样,多好。

编辑:李耀荣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红楼梦:假如大观园没有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