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高举雪花引导牌引领运动员入场的引导员们,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这其中就有衡水中学2020届毕业生任紫涵。


任紫涵高中时是衡水中学舞蹈特长生,现就读于北京体育大学舞蹈表演专业。她告诉记者,衡水中学带给她的不仅仅是学业上的进步,更有精神上的激励。“上大学后,我一直将衡水中学‘追求卓越’的校训铭记于心,在学习和日常专业训练中,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凭着不断努力进取,任紫涵的大一学年综合成绩班级第一,获得了二等奖学金。



与此同时,任紫涵不断抓住机会,时刻准备迎接新的挑战。2021年9月,在看到关于北京冬奥会招募志愿者的公告后,她眼前一亮,立刻将自己的视频材料报了上去。她说:“因为我是学冰上舞蹈的,对冰雪运动情有独钟,而冬奥会在北京举办,更将是一次盛举,所以我就立刻报名了!”


机会总会青睐于有准备的人。经过层层选拔,任紫涵如愿成为一名开幕式引导员,开启了长达4个月的训练。 


与张艺谋导演合影(三排右一为任紫涵) 


任紫涵告诉记者,训练过程中,大家几乎没有休息,因为周一到周五是在学校上课,而到了周末,就要到体育馆训练。训练的时候,她们需要穿上粗跟的高跟鞋围着体育馆练习走步,常常从下午一直练到晚上八九点钟,从“准备位”到“举手位”每个细节都要练上无数次。


训练中的任紫涵(前排右二)


“身体酸痛,有时候累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脸上始终保持着笑容,每次都用仅剩下的力气坚持到最后一秒!”任紫涵告诉记者,因为引导员们上场的时候,是戴着口罩的,这就意味着观众看不到引导员们的微笑,只能通过她们的眼神感受到亲和力,这就需要反复练习和琢磨。与此同时,引导的时候,不但要尽量保持笑容,还要尽量不眨眼。


任紫涵与伙伴们经受住低温严寒的考验和繁重训练的压力,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她们的人均累计训练时长高达500余小时。 



2月4日,任紫涵终于迎来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她身着采用冰雪图案和中国国画风格设计的礼服,佩戴来自河北民间传统虎头图案的小礼帽,手举雪花引导牌,带领运动员们缓缓走向场内。


“世界各地的朋友汇聚于此,见证中国的荣耀时刻,我们在世界瞩目中,将中国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全世界。”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任紫涵仍难掩激动,“这场盛会是我向未来出发的精彩开始,我意气风发而来,满载力量而归,未来也一定会继续努力,就像在开幕式上一样,认真踏实地走好每一步,绽放最灿烂自信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