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王正睴发现:“恐归”心态越来越普遍,其中农村县镇返乡人员占较大比例。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校心理教师郑宝锦认为:“恐归”族现象跟我国传统风俗与现代社交模式不同有关。中国人的交际界限不明显,越是亲密关系,越是界限模糊,交流常常会涉及到个人隐私;但在现代社会,个人的私密空间越来越大,尤其是敏感的人特别注意保护个人的隐私权。


济南军区第一疗养院心理科主任李玉玮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压力大,激发了人们自我防御本能,尤其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为了获得安全感,会把自己的内心包裹得较严实。他们回到家,既想获得归属感,又想被认可,而中国传统文化里,父母与儿女之间不太讲究人际空间,自然产生了冲突。


青岛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郭坤把中国父母的心理概括为:“长辈们往往以是所有的晚辈们的长辈们自居,他们同晚辈交流是为了关心、鞭策下一代。在中国文化中,年轻人似乎只能是‘天天向上’,春节就像是给他们‘过堂’,亲朋好友都来听他们的年终总结。”她认为,“恐归”族被问及的问题,实际上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寒暄方式,这种寒暄目的是拉近彼此距离,却在无意中抽到了对方的短板。


针对“恐归”心理,专家们开出各自的“药方”。


青岛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毕希名教授建议当事人,体会尴尬问题中的积极意义。换一个角度,应该看到这是亲朋好友对游子的关爱,不要去挑剔他们的表达方式。


郑宝锦建议父母们如果孩子们不愿谈及的话题,可以避免不提。


李玉玮建议做儿女的“恐归”族,同父母开诚布公地谈出自己的想法,通过积极的方式争取个人私密空间“自留地”。在她的咨询过程中,她发现,大部分父母都会接受这种方式。(作者:刘丽娜)

来源: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