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土现实主义文学的突破与创新


乡土文学是新中国70年来文学的主流,乡土文学的书写离不开百年乡村中国变迁的历史。从鲁迅的《故乡》、《阿q正传》,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1943)、《李有才板话》(1943)、《李家庄的变迁》(1946)、《福贵》,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山乡巨变》,孙犁的《白洋淀纪事》,王林的《腹地》等,前辈作家开创和发展了乡土文学叙事的现实主义传统。上世纪80年代以来,乡土文学写作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和不同的形态,如高晓声、路遥等,都在不同的层面发展着现实主义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并发表了系列讲话,科学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等基本问题。


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小说《桲椤山》这部文学作品,它的创作特点及突出贡献在于:诗与史的完美结合,为新时代乡土文学书写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以现实主义手法记录了当代农村生活变迁史,展示了新时代、新农村的新气象、新事物。作品聚焦冀中平原一个普通小村庄,即细致描写了大量的日常生活场景,也刻画了多个富有个性特征的典型人物,如主人公陶砚瓦、致富农民张福禄、心计多端的黎四清等。在作者的笔下,乡村不是阴暗与落后的象征,农民也不是需要启蒙与教育的对象,而是充满了乐观精神,勇于在时代潮流中积极进取的正能量群体。作者没有采取简单化的方法去处理人物,而是在客观平静的叙述中展现人物的多侧面性格。所以直面当下是作品现实主义特色的另一突出表现。小说以热情的笔触书写新时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大命题,善于捕捉新时代新农村农民的新变化,深入揭示了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面貌和情感诉求。是真正站在农民的立场来思考和观察问题的,真正做到了习总书记所要求的与时代同步、扎根生活、为人民放歌。


第二,诗意化的叙述手法使作品获得了撼动人心的力量和独具的魅力。“桲椤山”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表现为对传统文化根脉的眷恋、执着,也隐喻了陶村人坚韧质朴的文化品格。通过这一意象,个人与社会,历史与现实,京城文化圈与普通小村庄等巧妙地连接在一起,构成小说的内在脉络。其次,像专家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小说中穿插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增强了作品的诗意特征,给读者以美的阅读感受。


第三,以文化的视角切入主题。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小说中提出的问题如国学的金身与国学,国学的守古与创新,把诗当论文写,都是对国学传承与创新的思考。再如桲椤山的说法:天命玄鸟,衔籽桲椤,落地为树,聚沙成山。天命玄鸟出自《诗经》,“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写殷商的先祖契的降生,就带有文化寻根的含义。国学是什么,怎样传承国学,乡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新文化的关系,无疑是作者思考的重点。


总结,这部作品是乡土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以文学的方式回应时代命题,以文化的视角切入现实生活,为新时代乡土文学注入了独特的经验和活力。


(作者:姜洪真,衡水学院中文系教授)


乡音里的文化记忆


前不久,陈廷佑先生的长篇小说《桲椤山》问世,我有幸得到作者亲自馈赠的签名版。认真拜读之后,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第一,我读到了作者的桑梓之情,读到了军营里沙场点兵的青春之歌。书里有几个章节写了主人公陶砚瓦当兵服役的经历,感触颇深。他17岁高中毕业回乡劳动,接着就去当兵了。我也是17岁通过当兵离开老家深州的。小说描绘的陶砚瓦在部队的生活场景,我也比较熟悉,非常有代入感和亲切感。


第二,我读到了乡愁、乡音。小说里讲了很多具有衡水地域文化的方言土语,或者有个别土语是深州特有的。比如小说里面的:摆列瞎话儿、碎布头儿叫“扑扯”、蹲下叫“咕丢”、吃东西叫“呣娘”、蚂蚁叫“小米羊”等词语和叫法,非常具有冀中平原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一下子就会勾起我很多儿时的回忆。


第三,我读到了乡村振兴战略。《桲椤山》具有鲜明的乡村文化生态学概念,涉及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生物多样性,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遗传基因和生存地共同构成的生态环境。比如小说里讲的深州的桲椤山就是沙堆(沙疙瘩、土疙瘩)、植物桲椤树、小动物桲椤捎、小米羊(蚂蚁)等这些生物遗传基因和生存空间的生物链。


第四,我读到了文学素养研修。《桲椤山》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文学创作示范的好书。里面讲了陶砚瓦创作的三大理论,“诗学自行车理论”“把诗当论文写理论”“三个能力理论”,还有陶砚瓦“作诗的窍门”,讲到了诗对个人是什么?“三放”:安放心灵;绽放生命;鸣放正义。还有就是小说里有大量的诗词歌赋,语言华丽优美,读一遍就有想背下来的冲动,还有一些诗词朴实,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人间烟火味。这些诗词歌赋每一首读了都会让人有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第五,我读到了项目策划秘籍。这是一本很好的项目管理的运营书籍。延续第一部《龙脉》讲中国国学馆的整个筹备运作过程,这部续集《桲椤山》与《龙脉》一脉相承。这里讲了很多举办活动、书画诗词笔会或培训班的具体详细流程,还有筹建“子曰书院”项目计划书等内容。


总之,读《桲椤山》让我读到了很多博学的知识,对很多事物的看法有了更深层次更多视角的理解和把握。


(作者:魏明明,资深媒体人,大方智库总编辑)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桲椤山”


前两年有幸认识陈廷佑先生,他是我们父辈那一代的人,上世纪50年代出生在深州,年轻时参军,80年代从部队转业后一直在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任职。按家乡人的观念,不仅算是个“京官”,而且是在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做官”。他有很丰厚的文化才识,几十年创作、发表大量诗词、散文、随笔,已出版过几部诗文专著,书法亦有颇深造诣。认识他时正是他的第一部长篇《龙脉》刚出版不久,听他谈及自己的经历、家乡相关的人文与故事,风趣而生动,就像是家里的长辈,毫无保留和代沟地分享豁达的人生阅历与情怀。当时他谈到正在酝酿创作第二部,如今果然正式出版了,名为《桲椤山》。首部《龙脉》的主人公陶砚瓦,以他本人为原型,《桲椤山》则讲述这个陶砚瓦退休后,参与、见证、协助家乡陶村恢复“桲椤山”相关的生态、谋求产业与文化振兴的故事,呈现了冀中平原上普通乡村与人民丰富生动的气象,勾勒出当今国人对待土地、对待历史和文化、对待生活和乡愁所抱持的复杂情感和不懈追求。


“桲椤山”是一个别致或者生僻的名字,翻遍古今中外方志和地图,肯定找不到一座有这个奇怪名字的山。况且冀中平原,一马平川,根本就没有山。更何况“桲椤”又是个十分陌生,几乎没听过没见过的词。通过小说作者的讲述,再读小说文本,才明白“桲椤山”这个地名的由来:有一种北方地区生长的树叫桲椤树(学名槲树),陶村的村外原有个普普通通的沙土岗子,上面长有桲椤树,只是它比一般沙土岗子高一点儿,陶村人却仰其为山,先人还给它取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名字——桲椤山。当地一般人也都不知道此名的来由和内涵,故事里陶砚瓦去找本家叔叔陶大征求问。陶大征听完来意,就说:“你小子不是外人,俺就给你讲四句话,十六个字:天命玄鸟,衔籽桲椤。落地为树,聚沙成山。就这十六个字,你慢慢琢磨去吧!”


这个地名及这十六个字的注脚是否有现实的文史考据?本是小说里的情节,无需细究,我倒不是最在意的。重要的是,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出生成长过的那块土地,那些平凡普通从没人去特别关注过,更没人细致描摹过,往常偶尔从脑海里一闪而过,也都是想起别的人或事,不会去在意什么沙土岗子。不仅沙土岗子,就是其它风物,都大抵如此。读了陈廷佑先生的两部书,触动与感慨颇深。很久以来,经常漠视、忽视、甚至逐渐淡忘的东西,现在忽然被人发现了,被人提及了,且成为文学作品的主角。我们那个老家,那个原乡,曾经被我们忽视、厌倦甚至嫌弃的地方,原来竟也自带极富内涵的“文脉”,而这正是世代祖辈辛勤劳作,以大情大爱、大智大勇赋予这块土地的。


我心里不由浮现出儿时的许多记忆,以及近年来对家乡历史人文和新的发展诸多见闻。我们曾经以为对此熟悉得司空见惯,却又不得不承认存有某种程度上的陌生或偏见,而今换取一个角度,倒是陡然产生了更新、更客观的认识。


陈廷佑先生说,自己曾经也因为家乡的落后和普通而有不自信甚至自惭形秽的意识,如今却越发认识到家乡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人们身上那种淳朴而坚韧气质,反倒更加有了一种自信和自豪感。正如书封上所注,世世代代生长生活的这块热土,赋予了我们质朴、坚韧、智慧和荣光。


这何尝不也是我们很多人都会有共鸣的一种心路历程呢?相信每个人的家乡,都会有“桲椤山”一样的故事与情怀等着我们去发现和体悟。除了于个人是一种乡愁,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对民族精神的一种再认识与追寻。因此,《桲椤山》作为“龙脉”作品的第二部,通过讲述一个民族复兴背景下乡村振兴的故事,不仅是对乡情与文脉的探寻,也饱含着对国家发展脉搏、时代脉搏的关切与体悟。


当然,除此之外,小说中还有几十篇与故事情节随带涌流而出的诗词,以及关于国学、书法艺术、戏曲、乡村鼓谱等对当地传统人文艺术的演绎,都为小说在生动的故事之上增添了清新雅致的文化气质。因此,相信这部作品也同时会为深州及其所在的冀中平原这块地方,呈现并赋予更加丰富的人文精神。


(作者:张爱民,中国工人出版社办公室主任)


拳拳赤子心  浓浓桑梓情

——陈廷佑老师《桲椤山》读后感

 

近日,陈廷佑老师长篇小说《桲椤山》出版,原以为这是一部和我们有距离的作品,但是拜读之后发现,小说讲述的是从上世纪70年代到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发展变化,故事重要的发生地就是衡水深州的陶村。“深州人写深州事”,深州人读,倍感温暖亲切,让人记忆深刻。


这部小说文化气息浓厚,主人公“陶砚瓦”国学知识丰富,会作诗,会书法,身上有着文人的古气,让人感觉读小说的过程也是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作者用诗性的文字来讲述中国故事,整部作品里面诗词、书信丰富,许多诗歌取材身边点滴却立意不俗,取出单独阅读都是佳作。比如第82页中:


于便又有新作《锄草》:

篱边野草十分狂,竟比南瓜先上墙。

晃脑摇头争日照,铺天盖地占空荒。

丛繁恨不锄千类,貌丑终须火一场。

唤取柴车装载去,只留青菜散风香。


作品里还有大量关于文化知识等的内容,不是蜻蜓点水,不是为做点缀而点缀,比如第81、82页中,陶砚瓦在讨论司机张二臭名字则忠时,给出了这样的分析:

很简单,姥爷给你们起的名字都来自《论语》:“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嘿!俺姥爷家姓崔,舅舅家的姐姐叫崔临之,哥哥叫崔以庄,妹妹叫崔孝慈,弟弟叫崔举善,全让你猜中了!真够神的!


不仅这些,作品中对于深州方言的研究既有实例也有理论,看似随意安排,其实是细致研究后的有意之举。作者对深州方言的词汇熟悉程度令人吃惊,第93页:

咱们管布头叫“扑扯”,手搓捻叫“尼先”,蹲下去叫“咕丢”,吃东西叫“姆娘”,故意叫“对唔”等等。


作者对深州方言中尖团音的分析,也是十分准确。比如第469页中:


“就听陶碗瓦说,乡亲(cin)们别拘束,咱都是一家子,没外人儿!有什么问题尽(zin)管提。


这句话里,又用了两个尖音:亲(cin)、尽(zin),这是深州话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顽固坚持尖是尖(zian)、团是团,跟京剧里的念白一样。比如清清楚楚时的清清(cingcing)不能念成“轻轻(qingqing)的我走了”的轻轻,尖(zian)锐不能念成坚(jian)锐,喝酒(ziu)不能念成喝九(jiu),进(zin)取不能念成近(jin)取,挤(zi)死了不能念成几(ji)死了等等。土话里有不少并不土,而是“古”。


深县方言保留jqx与zcs对立,这是古尖团音,也就是是说,我们的方言里面保留了尖音,它的一个特点是普通话里面只能和jqx拼的韵母,在我们的方言里面和zcs也大都可以拼。类似的还有“小(siao)静(zing)”“天津(zin)”“情(cing)谊”等等。对于文学作品中一个小的知识点作者都分析地如此深入,我想这些源于、扎实的语文知识、深厚的文学修养,更是源于对于家乡深沉厚重的热爱。


读过很多文学作品后发现,那些知名的作家,大都是有“故乡情结”的人,是在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如贾平凹的秦岭、阿来的四川高山、迟子建的大兴安岭、毕飞宇的苏北水乡、刘震云的延津世界、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这些知名作家都是在文学地图中塑造出鲜明的风景线,成为作家风格的特殊注脚。例如:高密“东北乡”给了莫言早期的文学涵育,他的故事很多发生地就是“东北乡”,“东北乡”也逐步从一个地理概念变成了一个文学概念,成了莫言赖以言说的“精神家园”。


陈廷佑老师在《桲椤山》中,作者构筑的是深州“桲椤山”这个地方,“桲椤山”表面看是一个“沙土岗子”,其实寄托着对祖先的怀念,它见证了祖辈的抗争和后来村民们的艰苦奋斗。和其他作家不同的是,其他作家大都是展现的失落的家园、渐行渐远的故乡、一去不复返的美好,怀念和遗憾是其主要感情基调,而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陶砚瓦等不忘报效家乡、反哺家乡、热心帮助家乡开展文旅事业、提升文化品位的故事,展现的是心灵上、精神上的追求和探索,是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激励人和引领人的,富于朝气和希望。“桲椤山”展现的情,是给人温暖和慰藉的,是作者构建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深州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阅读这部作品,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故事,还是一次愉悦的文化之旅,更看到了作者对于家乡“深州”的深爱和礼敬。


(作者:郑浩克,原深州市作协副主席,《桃花源》杂志编辑。)


心中那座桲椤山

——读陈廷佑长篇小说《桲椤山》有感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陈廷佑长篇小说《桲椤山》深州首发式暨乡村文化振兴座谈会。近距离聆听了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文学爱好同仁的发言,特别是陈老师诚恳朴实的话语,瞬间拉近了距离。原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巡视员,中国国学中心筹建办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原常务理事等等一系列遥不可及的身份,此刻只幻化成一名深州人民为之自豪的游子,家乡的脊梁。


长篇小说《桲椤山》是陈廷佑先生的又一经典力作。该书以冀中平原上一个普普通通的深州小村庄为原型,以作者几十年的生活缩影为主线,描写刻画了家乡的人、家乡的事,展现了作者热爱家乡、情系家乡的浓浓赤子情怀。


桲椤山是童年的乐趣。冀中平原一马平川,桲椤山虽然只是土包沙岗,却给人们带来了神圣,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砍草、拾柴、玩沙、玩虫……用最原始的玩耍扮靓多彩的童年。小时候,我也生长在农村,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鸡犬相闻、阡陌交通、阳光温和、炊烟袅袅,是那样的温馨、恬静。那时候课业也不紧张,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儿,呼朋引伴,相聚在土堆坡顶、盐碱地上、打麦场里、河沟渠边,或玩草和泥,或捞鱼摸虾,或捉虫扑蝶,兴趣高涨,早已忘记时间,忘却世界。那时候天是蓝的,水是清的,草是绿的,空气是新鲜的,孩子们是快乐的,生活是简单的。那时的画面,每个人都会深深地刻在心底,用一生却追忆,去找寻。陈先生书中的桲椤山就带给了我们无尽的童年遐想。


桲椤山是信念的灯塔。“为什么我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正是因为热爱家乡,热爱家乡的土地,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才有了建设家乡的远大抱负。陈先生高中毕业离开家乡参军入伍,用所学知识,用如椽大笔,躬耕不辍,孜孜前行。十几年的军旅生活,三十年的公务员生涯,以及退休之后,一直坚守心中的灯塔,具有深厚地文化底蕴,无论诗词、书法,无论国学、乡语,信手拈来,取得了无数个佳绩,可喜可贺。我认为,一个人应当有自己的信念,哪怕渺小、平凡,但是只要坚守,不放弃,一定可以成功。


我与陈先生虽然相识已8年有余,但见面还是第一次。从最初误入陈先生博客,因为文字、老乡和都曾经当过兵的缘故吧,亲切与激动的心情油然而生,便冒昧地给陈先生留了言。在等待回复的时间里,心情是复杂的,期盼着陈先生能够给予心中所期待的答复,现在想来是否唐突?是否对先生不够尊重。那时候陈先生已是我们心中的高山,仰止间又似这般冒昧失礼。好在陈先生可不是那么架子大,那般挑剔,很快便给我回复了信息,并亲切地说道:博客中的诗文,尽可拿去。他用实际行动,支持了深州家乡的第一本文学季刊——《桃花源》。后来,到第12期我担任执行主编时,又向先生索取墨宝,他毫不吝啬,慷慨挥毫。我一直珍藏着那幅作品。“黄昏怕见日朝西,屡惹乡思恰此时。情弩拉开一轮月,愁城射落几行诗。”当天的座谈会,我还进行了背诵。陈先生是我学习的榜样,近几年工作和身体的原因,文学之路不进而退,《桲椤山》又重新燃起了我心中的火焰,我要向陈先生学习,将灯塔坚守下去。


桲椤山是精神的传承。在乡村振兴中,《桲椤山》带给我们很好的思想,一个有趣的中国式思考。它让我们看到了过去,懂得了现在,感受到了未来。书中的桲椤景区不仅是一个项目,更是一个文化精神的传承,让我们更好地讲好故事,为下一代守护精神家园,留住记忆、留住乡愁,留住中华文明根脉,留住质朴、坚韧、智慧和荣光。乡村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大载体,乡愁,是中国人对故土山水人文的悠长眷恋。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们生长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生逢其时”更要“躬逢其盛”,我们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创造更美好的家园。


“桲椤捎最后要蜕变成蛾子,它们都要长出翅膀,离开沙窝,飞过草尖子树枝子,有的还青云直上,往天上飞去。”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桲椤山。


(作者:张松,深州市卫生健康局、红十字会秘书长)


读陈廷佑先生长篇小说《桲椤山》有感

 

收到邀请函,只看了网络介绍,便迫不急待地读起了《桲椤山》。感觉就像《红楼梦》里贾宝玉初见林黛玉说的:“这个妹妹我是见过的。”我也像是哪里见过似的。很亲切,像老朋友。我明白,这是因为我熟悉,熟悉的深州,熟悉的方言,熟悉的风俗习惯,熟悉的诗词书法,甚至熟悉的阿勒泰、熟悉的北屯、农十师,让我怀念起胡杨那春天的故事……


半个世纪的变迁,新时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在作者笔下,史诗般再现,刻画了站在时代前沿的新农民代表张福禄、黎德江、张桲等锐意进取的动人形象。通读此书,我很感动,为作者的家国情怀感动。树高千尺忘不了根,家乡是融进血液的亲情,是刻在骨子里的思念。我们知道,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国兴家兴,家兴国盛。作者站在时代的潮头,将家与国的情怀融在一起。


作者笔下的新时期农民,具有前所未有的气魄和胆量,格局更大,视野更大。他们走出小村,已站在世界的舞台,国际化合作、全球性竞争,他们迈开步子,远远将父辈甩在身后,向“世界公民”进发,令人振奋,倍受鼓舞。作者的这种前瞻性令人佩服!


作者扎实的哲学基础使这部书有思想深度和广度,有创新思维。


书中始终贯穿着作者理性的思考和认知,借不同阶层的人说出来。对社会的探究思索,触及的思想深度,涉猎的方方面面,无不表现出作者深厚的理论基础。比如佛像与佛学;从国学到毛主席革命;国学通过毛泽东思想这个平台流出来……这种说法很新颖,也引得读者不断思考。


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使这部书妙趣横生。这部书,主要借助语言描写、兼有场面描写(比如:第39页陶大征擂鼓结束那段,让人突然想起了《老残游记》中黑妞说书那段)、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叙述方式有直叙、插叙。多处使用了象征手法。比如:桲椤捎的意义,陶村式大笑,结尾时所说的“蜕变”……长出翅膀来……飞得高高的,寓意深长,耐人寻味。


行文也前后照应,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的内在联系,都有照应。运用伏笔,比如:第201页第64节的结尾,陶砚瓦第一次在吴三羊家见到杨雅丽,最后一句是“陶砚瓦离开时,往里屋方向瞟了一眼”,隐隐暗示了剧情的发展。


从陶村到北京建桲椤大厦,从北京回到陶村建桲椤山,一直以书画展、笔会等文化活动为线索开展叙述,诗词插入的尝试,让这部书有品味,有追求,是城乡人民在解决温饱后共同追求的精神乐园。尤其是这些诗词,题材广泛、诗魂隽永。从格律到用字,很是考究,如古典美人,适时登场。纤秾合度,款款大方。


另外,这部书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方言俚语的使用。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炉火纯青。深州的地方话,大大方方站在文学殿堂,接受读者的检阅,不显着土气,不显着臃肿。反而透着亲切,透着暖意。这些土得掉渣的家乡话,如盐花点点,任何一盘菜,无它不欢。任你土豆白菜、萝卜黄瓜,没有它,就吃不出千般滋味,万种风情。书中囊尽代表深州的所有元素:方言、特产、风土、景观、历史、风貌、发展、文物等,涉及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姓氏文化等多个方面,成为读者了解深州的一扇窗口。


文学扎根于生活,才能拥有蓬勃的生命力。熟悉生活、体验生活,是作家的基本功。书中很多细节描写,让我吃惊先生的博学广闻。比如炒菜、桲椤捎吃小蚂蚁,再比如关于书法的论述等等,每一个细微处都经得起推敲。


感谢陈廷佑先生为我们精心烹制的文化大餐,最后谨以一首诗代表我的心情吧。


七律•读陈廷佑先生《桲椤山》有感(孤雁出群格)


我赞生花笔下功,归田尚送一葱茏。

情填故里诗畦茂,学灌锋端韵味浓。

梦起乡烟家国事,志存云海浪潮踪。

文心玉琢堆珠句,大写春秋尽化龙。

(作者:高君芝,武强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