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武邑县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探索实施“1+X”人才工作模式,即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多措并举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走出了一条人才工作新路径,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压实责任,严格落实党管人才职责。该县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原则,成立了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县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人才工作,并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全县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对人才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形成了县委统揽全局、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每位领导干部联系1至2名专家,平时采取座谈、走访、电话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与专家进行沟通,并在重要节日前统一进行集中慰问。今年以来,县级领导日常走访专家50余人次,征求专家意见建议15条,为专家解决了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科技项目评审等各类问题19件次。
制订政策,完善高端人才引进机制。该县修订完善《武邑英才战略实施办法》,聚焦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园区和重要领域,重点引进以“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专家为代表的领军型、高端型、成长型人才(团队),对其具有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的重大工程技术成果,除享受省级财政支持外,县委、县政府再通过奖励性后补助方式最高给予2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对到企业从事科研和产品开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在住房补贴、项目资助、薪酬补贴、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吸引鼓励专家人才到该县创新创业。目前,已有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与该县企业签约,建立合作关系。
拓宽渠道,积极引进紧缺急需人才。县委、县政府定期组织人才缺口用人单位到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高校参加招才引智现场会,帮助企业聘用京津冀英才,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鼓励企业采取挂职兼职、项目合作、技术联姻、候鸟式教授等多种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通过校友会、老乡群、朋友圈、联谊会等多种方式,发布该县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建立与京津高端人才的联系,同时打出“政策牌”“乡情牌”“友情牌”,吸引人才到该县创业。目前,全县柔性引进省级专家人才25名。
搭建平台,鼓励支持青年才俊创业。该县依托县内创业孵化基地,由县工信局牵头、县财政局配合监督,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抓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初步形成“政府搭台,人才唱戏”的格局。目前,该县有5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省科技厅审批,新认定科技型小巨人企业1家,至今共有7家科技型小巨人企业,省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星创天地2家、省级科技孵化器1家。
盘活人才,充分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作用。他们按照“因村定业、因业选人”原则,从全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电商、企业等现有平台中,精心遴选农村致富带头人100名,建立了县级信息库。实行“1+10”联户帮带机制,全县100名致富带头人与本村或邻村的1000户农户签订了联户帮带责任状,帮助他们发展起了新的致富项目60多个,适时邀请对口专家举办讲座,定期组织农村致富带头人到外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今年以来,已组织60余名优秀农村致富带头人到深州市、饶阳县等邻近县市考察学习致富经验。同时,对非党的农村致富带头人,由1名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和1名党员致富带头人与其结对子,实行“2+1”引导,开展形势任务报告会、党建知识竞赛、优秀党员事迹报告会等活动。目前,已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入党积极分子60余人。对党员农村致富带头人,采取帮带、培育、考察、使用四项措施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实行村“两委”干部与带头人“一对一”帮带,采取集中培训、挂职锻炼等形式,加强能力培育。每半年开展一次座谈考察,有针对性地调整完善培养措施,对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考察、表现突出的,作为农村“两委”候选人。目前,全县已培养以致富带头人为代表的“能人村官”50余人。
突出重点,全力实施特色人才项目。该县把谋划实施人才项目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全县范围内进行认真调研,积极筛选科技含量高、研发人才多的企业实施的项目申报省、市特色项目,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引领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该县坚持重项工作重点突围,重点谋划实施了三类人才项目。该县申报的“院士工作站+人才引进培养”助推金属橱柜产业转型升级项目,被省委人才办立项管理为人才强冀工程项目,结束了该县没有人才强冀工程项目的历史,标志着全县人才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年初,该县向市委人才办重点推荐了四个特色鲜明的市级人才项目和三个市级农村致富带头人产业示范项目,与去年相比,人才项目报送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该县还出资3万元表彰奖励了去年评选的6名农村青年拔尖人才,提振了他们致富带富的信心和决心。
作者:孙艳雪、袁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