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四天的降雨过后,终于有了两个晴天,因地块积水而无法收获的玉米牵动着全市人民的心,10月8日上午,趁着天气晴好,记者走访了冀州区徐家庄乡玉米收获现场。
乘车走在冀州区徐家庄乡,道路两旁田地的积水让记者触目惊心。有些地块整个都泡在水里,积水最深处有的超过20厘米深;还有些玉米因日照少雨水多,现在还没有成熟,整个玉米杆都是青绿色的;还有些地块看着没有积水,踩上去地面是软绵绵的,甚至像踩在蹦床上一样可以上下起伏。“这样的地收割机都没法进,只能等水落一落,晚点收获了。”附近一位村民看着地里的庄稼直叹气。
在徐家庄乡徐家庄村,不少村民聚在徐庄农场,这里一辆崭新的四驱八轮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听说普通收割机进不去的积水地块,这新型的四驱收获机能进,真要是这样玉米可是有救了。”所有人都对这台新机器充满期望。
这台四驱收获机是冀州瑞田合作社农机作业服务队为了抢收玉米新购进的,“今天第一次下地,找了几块积水程度不同的地块实验一下,看效果怎么样,要是效果好就赶紧再购进一批。”合作社负责人陈秋粮告诉记者。
第一个地块地势高,虽然地面没有明显积水,但踩上去稍微有些湿滑,普通收割机进地的话还是会陷住。新收获机“轰隆隆”地开始工作,没有一丝卡顿,只用几分钟就到了地的另一头。“这机子比履带式收割机收得快,履带收割机虽然也可在积水地块工作,但一次只能收两行的玉米,一天最多只能收30来亩地,效率太低,这个四驱收获机一次收四行,速度快多了。”来自冀州区农业农村局的农机专家告诉记者。
在大家的期待下,这台收获机又转战另一处地势低洼的地块,这里地面还有没渗下去的积水。可驾驶员刚进地块,左侧4个轮子便陷进泥里,越是加油陷得越深。陈秋粮和驾驶员讨论着:“看来这种收获机只能在积水少,地面稍硬的地块工作,只要地块条件合适,还是能在抢收上大有作为。”
据了解,冀州区共有64万亩玉米,积水严重的有小寨乡、徐家庄乡、码头李镇、官道李镇等几个乡镇,受灾面积十余万亩。农业现代化的出路在机械化,赶上这样的特殊年景,更要全力以赴组织机械化抢收,确保粮食颗粒归仓。目前,冀州区农业部门鼓励农机服务组织尽早采购适应积水地块的收割机,最大限度帮助当地农民抢收玉米。
摄影: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