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就像空气一样,一天也不能离开。人不仅要天天饮水,而且做饭离不开水,刷牙、洗脸、洗衣、洗澡都离不开水,喂养家禽、家畜也离不开水,庄稼生长更是离不开水。可以说,如果没有水,人一天也不能活。


我的家乡——枣强县张秀屯镇尹村,在冀南平原上,一不靠山,二不邻河,水的唯一来源就是井。


我们村有二百多户,八百多口人。解放初期,全村只有6眼砖井,其中两眼是甜水,4眼是苦水,全部都建在村边大坑沿上。甜水井供人们饮用,苦水井可以饮牲畜、洗衣服。每天早晨是井上最繁忙的时间。天刚亮,人们就用扁担挑着水桶,到井上去挑水。那时家家户户都备有一口水缸,挑满一缸水,需到井上往返五六趟,一缸水能吃三四天。之前,全村两千多亩耕地里一眼井也没有,全部是旱地,农民只能靠天吃饭,也吃不上新鲜蔬菜,天天靠老咸菜下饭。


1954年村里成立农业合作社以后,为了改变生产条件,开始在地里打砖井。打井既是力气活,又是技术活,还是集体协作项目。打一眼井一般需要十几名壮小伙子共同完成。首先要在适宜打井的地方挖一个约三四米深的土井,待挖出水后,在井底放置环形木盘,再用砖砌好井筒。这时要在井口竖起两米多高的三角木架,上嵌木滑轮。井上有几个人拉动绕在滑轮上的绳索,绳索一端系一个柳条编的斗子,沉到井下。井底有两个头戴柳条帽的人用镐搜井盘下的泥土,使井盘慢慢平稳地下行,再把挖出的泥装到柳条斗子里,泥满了就摇一摇绳索,让上面的人用滑车拉到地面。这时井里的水在不停地涨,井下的人既要搜泥土又要淘水,劳动强度很大,大约15分钟左右就得换一次人。因为井底很凉,下井的人要先喝两口白酒,还要用酒涂抹全身。从井底上来的人,要赶紧用棉被裹住身体,到临时搭建的窝棚里去休息。这样,经过五六次轮换后,待井盘平稳下行到重粘土(胶泥)层时,井才算打成。


成井以后,在井眼上面安装水车(有手摇和推拉两种),即可提水浇地。全村三个队(一段时间分成六个队,后又合并为三个队)每个队都打了三四眼砖井。砖井周围的耕地辟为菜地,社员们在春夏秋三季都能吃上新鲜蔬菜了。同时,还能解决部分抗旱点种的问题。但是,随着地下水位的逐年下降,到上世纪70年代末,这些砖井都干涸了。


1957年,村里在村西北一块地里打了一眼人工架子井。打井的架子有二层楼高,最高处安装一个竹弓和一个直径两米左右的大木轮,上面缠有数圈竹片,竹片上端牵动竹弓,下端安装冲击钻头。打井时,木轮子上有五六个青壮年沿一个方向行走,转动轮子拉紧竹弓,提起钻头。当钻头提到最高处时,轮子上的人再反方向行走,竹弓回弹,带动钻头快速下落冲击井孔。然后木轮上的工人再反向行走提起钻头,把泥浆倒掉。这样循环往复,直到打出有合适的含水沙层为止。然后下水泥制作的实管和花管,适水层放带很多圆孔的花管,用树棕包裹。管放置完毕后,周边用碎石粗沙填充,固定管位,即算成井。井打成后用锅驼机带动水泵抽水浇地。这眼井打了一个多月,那时村里的小孩们都觉得很稀罕,几乎天天到那里围着机井看。非常可惜的是,这眼井只浇地一年,水质就变坏了,浇过的地开始冒碱,最后只好把井封了。


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未,又兴起了打锅锥井。这是一种用人力推锅锥钻(小锅锥)掘进而打成的井。打井时要在锅锥上接一直径6厘米的铁杆,锥杆每节长2.5米,有四五个壮劳力用力平推卡在钻杆上的横连杆,带动锅锥旋转,将泥铲入锅内,泥满后用绞车提上地面倒出,再将锅锥放入井孔推转,如此循环,至出水为止。为减小锅锥下钻的阻力,还要不停地往井孔里灌水。打井人员必须三班倒,歇人不歇马,直到成井,一般井深在30—50米。井孔钻成后放木盘于底,盘上放水泥管,非取水层放实管,取水层放带眼花管,管外用树棕包裹。管与管衔接处外涂沥青,用塑料布包裹,附以竹片,用铁丝缠绕,以防漏入泥沙。成井后下水泵用柴油机或电机带动抽水浇地。各队都打了三四眼锅锥井。一眼井可浇30—40亩地。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到上世纪80年代末这些井全部报废了。


最终解决人们生产、生活用水问题的,还是打深机井。


我村打第一眼铁管深机井是在1970年。1969年,邻村刘路聘请北京自来水公司打了一眼深机井,水质好,水量足,能使200亩旱地变水田。全村群众纷纷要求也打一眼,但当时集体经济薄弱,拿不起打井的钱。为此,村里想了两个办法,一是派代表到北京、天津、保定等地,以大队委员会的名义向本村在外工作人员借钱,有的路远,人去不了就发求援信。我村在外工作人员听说老家要打机井,纷纷解囊相助。尽管那时他们的工资不高,每月收入也就是几十元,多的才100多元,但他们还是把省吃俭用的积蓄拿出来借给村里打井。时任四川省北川县武装部长的王长石同志接到求援信,第二天便给村里寄来了1000元。经过村干部一个多月的四处奔走,打井所需要的资金总算筹齐了。二是发动群众义务劳动,减少打井开支,光群众义务团胶泥球一项就节约开支2000多元。打井的过程也很曲折,首先是井址选位,各队都想让井离自己的地近一点。为此,大队党支部、队委会多次召开有各队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会议,最后才确定了调地方案,把井址定在村北一块地里。调地完成后开始打井,通过多方联系请来了北京市自来水公司打井队施工。因全部是机器操作,打井进度也很快,但打到200多米深时,还没打到适水层。由于受设备能力的限制,北京打井队无力继续往深处打了。眼看就要前功尽弃,干部群众心急火燎。赶紧派代表向县水利局和打井公司求援。后来县打井公司派出设备能力最强的一个队继续施工,最后打到300多米,总算找到了好水层。井孔打成后,又经过下管、填料、洗井等工序,才算大功告成。开机试水那天,全村男女老幼都跑到井上观看。当白哗哗的水柱像喷泉一样涌出来时,人们欣喜若狂,争先恐后跑到水池边,用双手捧起清彻透明的井水,品尝它那甘甜醉人的滋味,很多人激动地流下了泪水。


这眼井打成后,全村每个人都有了二分水浇地,口粮问题基本解决。后来,每个生产队又自己集资打了两眼半铁半灰或全灰管的机井。加上第一眼深井,目前全村共有深机井7眼,人均水浇地达到两亩。这些机井不仅保证了粮棉生产连年丰收,而且解决了由于水位下降,砖井干涸后全村人的饮水问题。既使是大旱之年,小麦平均亩产也能达到一千斤左右,玉米平均亩产能达到一千三百斤左右,比打机井前提高了十倍。没打机井前,打的粮食不够吃,村民得到集市上买粮食;现在一年生产的粮食三年吃不清,除留下少部分自己用,大部分都卖给商家换成人民币。吃水也方便多了,再也不用起五更到井上挑水,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打开水龙头,水便流出来。村民们说,我们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目前,机井成了除了土地以外,全村唯一的集体财产,也成了把村民紧紧团结在一起的一条纽带。全村干部群众把它看成自己的眼珠子、命根子,倍加呵护。这些年机井的水位逐年下降,越发显示出水资源的宝贵,村民的惜水、节水意识也不断增强。


饮水思源不忘本。从我村打井的经历看,这个“本”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试想,如果没有农业合作社,没有集体的力量,这些井怎么能打成呢?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全村干部群众回顾本村打井历史,深深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现在人们的幸福生活,从而更加坚定了永远跟党走,永远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作者:王明池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