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衡水市农业农村局在衡水湖举行增殖放流,共放流青虾3232万尾、梭鱼100.5万尾。


据悉,此次增殖放流利用2020年省级农业产业发展转移支付项目资金和2021年省级增殖放流项目资金共计60万元,放流体长大于等于1厘米的青虾苗3232万尾和大于等于2厘米的梭鱼100.5万尾。青虾,学名日本沼虾,属于衡水湖水域的传统物种,皮薄、肉质细嫩鲜美,这些虾苗预计将经过3个月的生长期长成。梭鱼又名红眼,主产黄、渤海区域,为杂食性鱼类,生长速度快,而且能铲食养殖鱼类吃剩的饵料及其排泄物。据介绍,这是首次在衡水湖增殖放流梭鱼鱼苗。


活动现场,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渔业处、河北省水产良种与渔业环境监测环保总站、衡水市渔政站、滨湖新区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以及湖区渔民代表进行了现场监督。据悉,此次增殖放流可增加衡水湖渔业产值600万元以上,将为衡水湖生物多样性和渔民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衡水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有着“京津冀最美湿地”和“东亚蓝宝石”的美誉,生态价值巨大。多年来,衡水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衡水湖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在衡水湖生态环境保护上采取一系列举措并取得显著成效,衡水湖已经成为展示衡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事业。自2005年以来,国家、省、市加大了对衡水湖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力度,衡水湖的渔业生物资源得到有效补充,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并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