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有车,作业班人员机具下道完毕。”这是衡水工务段线路工王振恒在工作中最常说的一句话。今年54岁的他是一位现场防护员,负责保护在轨道上施工的作业班人员安全。



在外人看来,王振恒担任的现场防护员每天就是在作业现场,与驻站员联系一下有没有火车过来,也不用干活,只站着看火车,来了火车通知大家伙儿下道避车就行了,是个轻省活儿。但在作业班人员的眼里,不是所有人都能担任现场防护员的,没有两把刷子还真顶替不了王振恒的岗。因为这名有着36年工龄的“老铁路”是他们的“保护神”,他的身上担负着作业班所有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家庭幸福。


王振恒工作的衡水站是京九石德线交汇的第一大站,每天途径的列车多达200多趟,列车密度高,车速快,容不得一丝马虎。为此,每天早上他都是第一个到单位的职工,熟悉当日的作业项目和作业地点,检查防护用品,早点名时都要振奋精神。多年的防护工作,也让王振恒养成了多看一眼、多说一句、多走一步的习惯。按照作业规程,每天他都是第一个上线,横越线路时还要反复确认有无列车通过,在线路上走行时要面朝来车方向,走在作业班的最前边,每2至3分钟就要和驻站员联系一次,确保通讯畅通,保证不漏报每一趟列车,确保作业班人员的绝对安全。为此,每一个班次他至少要和驻站员通话100多次,发出防护避车指令60多次。



这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却是王振恒精湛的技艺和辛勤的汗水,因为当驻站员通知有列车通过作业现场时,现场防护员必须立刻非常精准的判断即将驶来的列车距作业班的距离,大概多久后到达。这相当于是王振恒的脑子安装了GPS一样,能够快速精准地识别出位置。王振恒就是靠着自己多年来通过不断学习,练就了“防护一口清,作业一手精”这一“独门绝技”,把自己的大脑练成了GPS,每次都能在20多条股道和众多的作业区间中精准判断出列车途径的位置。36年来,他一直坚持自己“要么不干,干就要干好”的初心,在累计上万次的防护作业过程中,实现了零失误的好成绩,多次被评为段级的“金牌防护员”。


“近两年,年龄大了,作业一天下来,经常累的腰疼腿疼。”一般一个班次的作业时间在2至4小时不等,随着年龄的增加,王振恒作业一天下来,感到了疲惫,但他一直把自己比喻成铁路上的一颗“螺丝钉”,虽然很普通,但一定要坚守岗位直到退休的那一天。


今年春运,是王振恒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个春运,五月份他就要退休了。在这漫长的铁道线上,王振恒每天陪着火车南来北往,东奔西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我认为我的工作挺光荣的,我这个‘螺丝钉’快要下线了,我一定会站好最后一班岗。”王振恒的誓言马上就要实现了。


通讯员:王庆龙 李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