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日播出的《新闻1+1》节目中,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咨询委员会的专家吴浩介绍了本轮河北疫情的三大传播特点。
确诊病例集中在农村地区
多个村庄毗邻机场
截至2021年1月7日晚,从已公布的确诊病例来看,绝大多数确诊病例来自藁城区,并且集中在增村镇小果庄村、刘家佐村、北桥寨村、南桥寨村、东桥寨村等地。
从当前排查的情况看,活动区域以小果庄村人为主体,涵盖市内五区和正定、鹿泉、新乐等十个区县。值得注意的是,小果庄村、增村镇等多个村庄,毗邻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其中,此次病例集中的小果庄村在正定机场东偏北的方向,直线距离仅10公里左右。
而紧邻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的增村镇,地处石家庄市藁城区、新乐市、正定县三个县份交界地带,是藁城区人口大镇,经济发展水平不错,附近一带有石家庄综合保税区等园区。
确诊病例高频“场景”:
婚宴、葬礼、会议、考试……
河北首个公布的确诊病例是小果庄村一名61岁的妇女。其确诊前的行程轨迹显示,她曾骑电动车赴新乐市农村姐姐家探亲,曾乘坐本村车辆到附近饭店参加婚礼。
截至6日24时,已公布的确诊病例行动轨迹显示,有的病例数日内参加了多场聚会,光是参加过婚宴的确诊病例就达16人。6日公布的藁城区小果庄村在邻村工厂工作的一名确诊病例,自2020年12月30日至今年1月2日,4天内连续在村附近饭店或乘大巴到其他村饭店参加了3场婚宴。
还有多名来自其他村庄的确诊病例,都有前往小果庄村参加活动或赶集的相同轨迹。
确诊病例高频词:
自行服药、村诊所……
从已公布的流调信息来看,最早出现症状的可追溯到去年12月23日,是小果庄村一名66岁的村民,当时他出现了咽痛症状。大多数确诊病例是在今年1月1日、2日出现发烧、头痛、胸闷、咳嗽等症状。然而,不是所有病例都像首位确诊病例一样,在出现症状之初或发病当日,就去二级、三级医院就诊。
在此次河北疫情流调中出现的高频词是“自行服药”和“村诊所”。多位确诊病例曾在诊所输液3至4天,其中1月4日确诊的重症病例,曾在去年12月26日起,在小果庄村医务室就诊,输液4天,直至今年1月4日,才到藁城区人民医院就诊,核酸检测呈阳性。
重要提醒:仅戴口罩防不住新冠病毒!
有人可能会觉得匪夷所思,为什么天天戴口罩,怎么还能被感染呢?
世卫组织提醒:仅仅佩戴口罩不足以遏制病毒!
如果佩戴口罩,你必须同时采取其他防护措施,包括勤洗手、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等等。
首先,仅戴口罩,却没有做到经常洗手或者用没洗过的手摸脸的话,你仍然有被病毒传染的风险。
其次,如果戴了口罩却摘下口罩随地吐痰,戴了口罩但是打喷嚏或咳嗽时摘了下来,或者没有洗手就触碰孩子的口罩、脸或者头发的话,你甚至可能成为病毒的传播者。
第三,如果戴了口罩但没有正确地戴上或者取下,你仍然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
疾控专家提醒:警惕零星“火苗”防范传播风险!
保护我们远离新型冠状病毒的最佳方式从始至终没有改变:
1、用肥皂和水或者含酒精的免水洗手液洗手,洗手,再洗手
2、定期对日常接触的物品进行消毒
3、在社交场合保持1米以上距离
4、不要用没洗过的手触摸自己的眼睛或口鼻(即使你已经佩戴了口罩)
5、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屈肘或用纸巾以掩住口鼻
来源: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