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衡水市发改委牢牢把握“强招商、上项目、优环境”工作主线,统筹做好经济运行监测、项目资金争取、能源结构调整等重项工作,决胜“十四五”、打好收官战,以“实”的作风、“干”的劲头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发改“成绩单”。


谋跑争促创佳绩。紧密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强化对上沟通对接,在项目谋划、资金和试点争取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以来,共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资金28.52亿元,居全省第五,获得支持领域13个,较上年同期增加6个;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5.49亿元,涉及6个领域中有4个领域居全省第一;为35个以工代赈项目争取中央资金14296万元,以工代赈项目数量和金额创历史最高,均居全省第一。景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入选国家对标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新建项目,全省仅3个;饶阳县入选全国100个乡村全面振兴工作联系点,全省仅4个县市。


项目为王强支撑。市发改委以实施“项目建设突破年”为抓手,全力抓项目、扩投资、强动能。用好“七个项目库”,构建“1+4+10+13”协同推进机制,1-9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高于全省;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47亿元,投资完成率98.3%。8个10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总体规模220.9亿元,较上年同期提高112.4亿元。


营商环境再优化。开展“双为”活动深化年,推出“零工超市+零工市场”双核驱动、“预招标”改革、“三步四法”司法解纷模式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示范性的改革措施和特色品牌。安平、武强被确定为全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试点,全省营商环境品牌建设改革创新试点经验交流会议在衡水成功召开。市发改委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称号。


产业升级动能足。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着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战新产业稳步发展,1-9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1%,高于全省2.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五。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2%,高于全省24.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居全省第二。


区域协调发展再深化。参与石家庄都市圈规划建设,桃城区、冀州区、深州市、安平县纳入都市圈范围,参与出资设立的石家庄都市圈协同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备案。全市共谋划推进亿元以上新型城镇化项目134个,总投资781亿元,1-9月份累计完成投资163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23%。雄安衡水协作区加快建设,共面向雄安新区供货11.9亿元,组织2025雄安衡水协作区安平丝网及农产品产贸对接会,共达成交易额3700多万元,签订意向订单近2亿元。


绿色转型见成效。加快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清洁能源供给能力。争取开发区分布式光伏试点数量全省第一,获批“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容量全省第二、河北南部电网第一。截至目前,新增装机113.24万千瓦,总规模累计达到512万千瓦,装机占比达79%,全市能源电力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型储能电站建设取得新进展,3个项目入选省2025年独立储能项目清单,总装机规模居河北南网第一,年底有望新增储能并网规模46.5万千瓦,累计并网达80万千瓦。


通讯员:马文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