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处高大明亮的现代化厂区拔地而起,一条条智能生产线迅速投产,一个个“重量级”的项目正从蓝图中走出……走进阜城县大地,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热潮。



今年以来,阜城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投资的着力点,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一批批大项目引进,一批批新项目开工,一批批好项目落地,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全新动力。


产业引领,紧紧抓住重大项目建设不松手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压舱石”,经济要靠项目拉动,发展要靠项目支撑。


为了让项目建设实现“加速度”,阜城县委、县政府建立重点项目分包责任制,实行“一个重大项目、一个分管领导、一个驻厂人员”工作制和“一条龙服务”制度,对重大项目的项目前期手续、拆迁征地、土地指标等各个环节全程帮办。同时,该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标准地+承诺制”流程体系,全面推进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的应用,实现了工程建设审批从策划生成、立项竣工验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减流程、减材料、减时限、提效能提供了信息保障,尽全力促进了项目早建设、快建设,早投产、早达效。



今年阜城县争列省市重点项目33项,其中,省重点项目4个,市重点项目29个,位列全市第三,总投资132.51亿元,年内计划投资48.11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53.22亿元,投资完成率110.64%。计划开工项目16个,目前已全部开工,其中北京宝华国际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材料智能化生产及新型建筑技术研发项目、兆硕、荀园等项目进展顺利,新好福承繁育猪场项目已经提前投产。续建项目6个,均已复工建设,其中奇佳建筑材料部分设备已安装,国电投、华润电力等已部分并网发电。保投产项目2个,望江盛达已部分投产,瑞特防水材料项目进展顺利。前期项目9个,复临开泰、益海建材和华诚博远已实现开工,其他正在积极推进办理前期手续。成功举办集中开工活动四次共17个项目,总投资40.15亿元。


招商引资,掀起项目实施“新高潮”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如果说项目建设是常规发展的重要载体,那么招商引资则是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


近年来,阜城县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积极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政策等比较优势,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包装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为重点,集中优势招商力量,大力实施精准招商。



“我们积极克服疫情影响,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采用“线上+见面”、“老乡+同行”、“上游产品+下游销售”等多种招商方式,形成严密高效的招商网络资源。”阜城县工信局局长、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主任祁庆升说,今年以来外出招商105次,接待客商来访128批次,不见面招商60次,招商对接项目112个。


疫情期间,阜城县以云为媒,积极开展云宣传、云洽谈、云签约。通过举办梨花节、5·18经洽会、6·18西瓜节、宁波推介会、衡水湖洽谈会等系列签约活动共成功签约北京盛达宏源、浙江豪龙、汉德邦等25个项目,总投资89.04亿元。



深入开展“央企河北行”活动,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立足本地实际,坚持互惠双赢、突出重点、重视前期、领导挂帅的原则,认真谋划,积极跑办,力促达成一系列合作项目。截至目前,全县已有3家企业与央企实现对接,引进资金共11亿元。


阜城县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引导外商投资的政策措施,建立了“三大服务体系”,即外商投资审批时的一条龙服务体系、企业建设过程中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企业开工投产后的经常性服务体系;同时,出台了《阜城县推动开发区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化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十八条措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二十条》等文件,落实环保白名单、土地优先供给等各项惠企助企政策。


“我们选择到阜城县来投资创业,就是看好这里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投资环境。”北京宝金龙(衡水)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金雄说出了所有投资商的心声。阜城县委、县政府真正对企业实现了“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的贴心服务。在这种“家长式看护,保姆式服务”帮扶下,我们争取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企业应有的贡献。


全程提供服务,为“凤还巢”项目解难题


“凤还巢”项目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提振阜城县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日前,在阜城县经济开发区北京宝华国际钢结构有限公司项目施工现场,项目一期,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基本完工,工人们正在调试生产设备,准备试生产,间接产值4000余万元,缴纳税金100万元,在厂职工200余人。


北京宝华国际钢结构有限公司,是阜城县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的“凤还巢”项目。1993年,阜城县的殷瑞华在北京创建了北京亚华公司,2003年更名为北京宝华国际钢结构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制作和安装钢结构及彩板工程的大型集团企业之一。事业上蒸蒸日上,但他对家乡一直年年不忘,加上首都去功能化需要北京相当一部分企业外迁河北地区,他萌生了回乡发展的想法。


“身在外地一直心系家乡,总想落叶归根,为家乡发展尽一份力,尤其县里现在投资环境、扶持力度大,更坚定了我们回乡发展的决心,最终决定回家建厂。”北京宝华国际钢结构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殷瑞华说。2018年6月,总投资6.25亿元、占地250亩的北京宝华国际钢结构有限公司正式落地阜城县经济开发区,殷瑞华实现了回报家乡的理想。


“你好,项目推进中遇到什么困难可以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帮忙协调解决。”“项目落地第一天我就接到了开发区工作人员的电话,让我心底倍感温暖,也更让我坚定了投资信心。”殷瑞华感慨地说,从立项审批到开工建设再到试生产,开发区工作人员全程提供服务,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目前项目进展一切顺利,预计二期项目明年3月份开工,项目正式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税收3250万元,解决就业人员350人以上。


“进了阜城门,就是阜城人,来到阜城县,事事都好办。”阜城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海勇说。开发区将全心全意为这些回乡项目提供便利,展现家乡温暖,加强土地、融资等服务保障,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近年来,阜城县充分利用阜城籍在外企业家、专家学者、专业人士等社会关系,积极发挥同乡、同窗、同袍的联谊纽带作用,深入实施“凤还巢”工程,吸引在外乡亲回乡投资兴业,助力家乡发展,为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一组组鲜活生动的数字,一个个项目的落地生根,一幕幕推动发展的拼搏镜头,正厚植起阜城县赶超跨越的更强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