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片


质量过硬、不断推陈出新的侯店毛笔,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青睐。


1978年廖承志副委员长访问日本时,侯店毛笔就作为国礼赠送给日本领导人。李先念、方毅、王任重、姬鹏飞、杨成武等都先后到侯店毛笔厂视察,并试笔题词。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央电台、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也纷纷宣传侯店毛笔。


1988年5月,在时任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的帮助和衡水地委的推动下,侯店毛笔厂在北京举办了宫廷御笔书画会,众多书画泰斗手握侯店毛笔挥毫泼墨、吟诗作赋,为侯店毛笔留下了珍贵的墨宝。后来,北京的一些书画名家还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的带领下来衡水搞过送春联活动。那些年,启功、肖劳、尹瘦石、范曾、刘炳森、孙墨佛、徐之谦、许行、溥杰等众多名家都曾使用过侯店毛笔,赞誉有加。


1988年在北京举办的宫廷御笔书画会。资料图


20世纪90年代初,中宣部与河北省委宣传部以“衡水三绝”为题,将衡水的侯店毛笔、内画鼻烟壶、徐氏宫廷金鱼拍成外宣片,在海内外广为传播。从此,侯店毛笔成为衡水三绝之一,被打造成为一张靓丽的衡水文化名片。


现在侯店村还有一些老人记得,1991年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访华时来过衡水,当时的国礼中有一支大抓笔,是侯店毛笔厂最好的师傅李书权做的。今年已经78岁的王兰根为这支笔刻的字。他记得,那支笔是黑色的牛角笔杆,光笔头就有二寸长。“做工非常不容易。”


企业红火,侯店村里的建设也跟了上去,很早就用上了三相电,修路、盖房、打井、修水利、买良种,都是笔厂出钱。


“一京二卫三侯店”曾是侯店一带流传的俗语,意思是除了北京天津就该数侯店了。周边的小商贩都知道,侯店村的人们有钱,而且经常“打夜作”(上夜班),夜宵、小食品生意都很有市场。那些年,村里的一般人每月都能挣个百八十块,到年底还有分红。当时,普通职工的月工资不过三四十元。


一个村办集体企业发展到如此规模、产生这样大的影响和多方面的社会效益,张俊生、王新斗功不可没。


后来,张俊生又从彭杜乡调到桃城区畜牧局任党组书记,2006年患胰腺癌去世,享年66岁。在此之前的2002年,王新斗离世,享年57岁。


百花齐放


 侯店村村民王彦敏家进行尾毛加工,做化妆刷。  韩雪  摄


1993年之后,受经济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来自国外的订单开始减少,侯店毛笔厂曾经的一家独大局面也被打破。王新斗之后,侯店毛笔厂历任厂长为王振申、李宝奎、王文生、王金忠。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一些侯店毛笔厂的元老陆续出来另立门户。目前除侯店毛笔厂外,衡水还有9家毛笔经营户,其中做得比较大的是孙占彪、李宝奎、王锁营,还有王文申、王志辉、王振菊、王彦敏、王文生等。他们有的侧重做高端书画用毛笔、礼品套装一类,有的进行尾毛加工,做化妆刷。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王炳强,他做麻胎毛笔。


王炳强制作麻胎毛笔。资料图


有市场就会有竞争。这些毛笔经营户与侯店毛笔厂同属一个产业,争夺同一市场,竞争的压力日渐明显。作为侯店毛笔厂厂长的王金忠显得有些无奈,但也认为,市场经济提倡公平竞争,有竞争才会有活力。这些年,侯店毛笔厂产品品种趋于多样化,做工更为精细,开发了很多精美礼品。现在仅笔杆就有铜、玉、乌木、檀木、景泰蓝、牛角等多种贵重材质。


当地时间2018年12月9日,第23届米兰国际手工艺品博览会落幕。这个博览会是全球范围影响力最大的手工艺博览销售盛会,来自100多个国家3000展商携15万种产品参展,日均客流量超过30万人。来自侯店村的制笔人孙占彪,跟随河北省对外文化交流中心组织的文化企业展销团,来到了意大利。


“2018年是我突破最多的一年,打开了东北市场、西北市场,开发了一些新产品,上了中央电视台,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走出去’,把侯店毛笔卖到欧洲去。”1969年出生的孙占彪已经在制笔行业摸爬滚打了15年,现在是河北省毛笔制作大师、中国文房四宝会会员。


创新意识、开拓意识,是这个60后创业者身上最为鲜明的特征。这几年,孙占彪每年都在开发新品种,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有人说,老辈传下来的办法你凭什么改。我说,老辈传下来的也得改,有先进的为什么不用,抱着死路子不放怎么行?”因为不断推陈出新,现在南方的制笔大师也到他这里交流。明年,他打算招两个大学生,让更多高素质人才传承古老的制笔文化。


2013年开封首届工艺美术展银奖,2014年京津冀民间艺术精品展银奖……近年来,市级非遗传承人、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师王文申在传统制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研制开发了乾坤巨毫大毛笔、袖珍小毛笔、衡水三绝笔、铜柱杆狼毫健身毛笔等多个新品种,多次参加全国民间工艺大展并获奖项。自2015年始至今,他每年义务举办多场书画活动,邀请书画名家走进社区、街道、学校、机关单位等,让更多人了解侯店毛笔、牵手传统文化。


“用苘麻做毛笔辅料的历史很悠久了,这种原料看似成本不高,但是特别费工,光是一个沤麻就得耗时数月,反复多次……”在桃城区红旗大街路东的门店内,1997年出生的李红玉说起自家的制笔工艺,已经是头头是道。现在,她已经接过了外祖父王炳强的担子,一边学习经营、一边钻研手艺,并不断外出考察历练。


“我不怕苦,能把这门手艺好好地保留住、传下去,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和义务。”李红玉笑意盈盈的面庞上还带着几分稚嫩,手上磨出的老茧与累累伤痕却告诉人们,这年轻的姑娘坚韧而勇敢。为了学艺,她吃过不少苦头,日后还会面对更多考验。


李红玉手上磨出的茧子。 韩雪 摄


“传统不是落后,其中蕴涵着财富和商机。坚持下去,这个行当还是很有前途的。这不,已经让儿子跟着老师傅开始学习制笔手艺了……”李宝奎望着年轻的儿子充满期待,大学毕业的李晓夏,刚刚踏上“侯笔”的传承之路。


执著坚守的侯店人,正在以各种方式为振兴这一传统文化产业贡献着力量。过去,“三月三”纪念笔祖蒙恬的庙会只有侯店人参加。从2015年开始,制笔艺人王振菊联合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开始自费举办侯店毛笔文化节。“头一次就来了1000多人,支了好几口直径一米多的大锅熬菜,帮忙的义工100多人。去年,我们开始跟乡里一起运作。从三月初二开始唱戏,初三是祭祖仪式,初四敲一天鼓,光演节目的就100多人……”举办节会这样的举措,对于提高侯店毛笔的知名度、多渠道推广毛笔文化,大有裨益。(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