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凌晨4时,我市75岁退休老人封锦湘已沉浸在诗词古韵中;晌午过后,他寸步不离书桌,挥毫泼墨;夜深人静时,他仍勤学苦练。20余年来,研习书法成了封锦湘最大的爱好和精神追求。
走进他的书法室,墨香阵阵,一幅幅草书作品气韵生动,如行云流水。他书法创作的题材繁多,主要以诗词歌赋、格言警句、佛语楹联为主。“一首《北国风光》我写了不下百遍,整首诗都能倒背如流。”古稀之年的封锦湘,满面红光,精神矍铄,深深陶醉在翰墨飘香的精神世界里。在他看来,多动手、勤用脑,是保持年轻态的关键。
“人退休了,精神不能退。书法让我找到了另一种活法儿。”退休后的封锦湘坚持“老有所好,老有所乐,老有所用,老有所为”的理念,以墨交友,以墨为乐,以墨养生。
因为热爱,所以投入。从选购笔墨纸砚开始,封锦湘就着实费了不少功夫。“前些年,我经常一个人去石家庄南三条文化市场,不管冬冷夏热,每次肩背手拎很多宣纸回来。候车、挤公交车的时候,手都被绳勒红了。”“为了练书法,我常常熬夜,凌晨四五点起早也不觉得累。当天任务完不成,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封锦湘苦中作乐,总觉得需要学习的书法知识太多了,而有生之年学习的时间太短了,必须只争朝夕。
只要开始,何时都不晚。封锦湘勤学苦练,自设目标,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以“千字文”“百家姓”为题材的百米长卷。遇见生僻字晦涩难懂,他就上网、查字典;诗词量大,就划整为零,一首一首地研究领会;书写场地有限,他就从装饰市场买来超大纤维板,在客厅临时搭起简易书写台。
为了提高书法水平,他以输出倒逼输入,经常参加国内外书法大赛,在一次次磨炼和碰撞中,书法水平突飞猛进。如今,他已是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书画研究会会员、衡水市文学联合会及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他的草书作品30多次在报刊登载,屡屡在国际国内书法大赛中斩获殊荣。
在自乐的同时,封锦湘不忘传递欢乐和正能量。近三年来,他编辑电子书法相册十多个,向身边的朋友传播古文化之美。今年疫情突袭,封锦湘将创作的抗疫书法作品编辑成电子相册,还挑选了5幅作品捐献给市三院,向抗疫一线医护人员致敬。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在封锦湘的心里,艺无止境,永不止步,余生诗词书法相伴,足矣。
记者 金莉莉 实习生 王雪晴
摄影 金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