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济桥


庚子仲春,草木萌发,疫情渐止,百姓复安。欣闻老桥修缮,复工大吉,余隔河相望,近临以观,忆往昔之旧貌,叹世事之无常,抒怀古之忧思,奋风雷之绝响,遂作此赋以记之。其辞曰:


桥名安济,虹跨滏阳,一桥雄踞,福泽四方。远眺其貌,七孔流波,驾石飞梁,横亘两岸,状若游龙之鳞甲,形似雨霁之虹霓,辉彩灿然,古韵悠长。近观其详,坦途如砥,百十望柱,拱壁分水,雕以狻猊①之百态,饰以蚣蝮②之昂扬,保水镇河,威武端庄;两侧石栏,镌宝瓶之图案,刻卷云之纹章,古拙大气,灵动非常。


追根溯源,肇始于明天顺;依名而论,初建于清乾隆。古之衡水,因水而兴,厚德高地,尚义儒乡,官吏乡绅,皆得民望,修路建桥,普惠四方。有明一朝,前有邑令杨俨,请民愿于朝堂,筑木桥以泽原乡;继以乡耆③徐廷,募善款于缙绅,造石桥以图久长。此后七十余载,河通南北,桥连东西,雄踞水陆要冲,云集八方商贾,经商崇儒,好学成风,贤才辈出,声名远扬。顺治五年,滹沱入滏,水势猛涨,冲毁石桥底石,塌陷旱洞卷墙。自此百数十载,日渐倾颓,满目苍凉。


至清乾隆,直隶总督方公,拨朝廷之银帑,聚八方之工匠行修桥之善举,显仁德之昭彰。石桥告竣,御赐其名,安济苍生,寓意吉祥。自此水陆通达,驿使驰驱,京畿齐晋之坦途,达豫入津之要冲。河中云帆高挂,南来北往,桅干如林,舟似羽翔;沿岸十八酒坊,酒旗迎风,开坛待客,十里飘香。问津通商、隆庆观澜,街肆店铺,满目琳琅,客流如潮,熙熙攘攘。彼时滏水清波,衡桥夜月④,云吐月轮,雨润春色,美景怡人,堪称绝唱。


古桥历久,石蕴风骨,得天地之钟灵,逞金石之坚强,铸厚德之魂魄,挺不屈之脊梁。二百五十余载,泄洪排涝,砥柱中流,分波斩浪,护佑一方;更逢抗战硝烟,桥耸忠骨,挡东洋之铁舰,灭日寇之嚣张,纵使炮火摧残,玉碎桥断,依旧残石成砺,激励英雄儿女,甘洒热血,忠义无双。


盛世逢春,东风浩荡,文化振兴,宏图锦章。老桥拱立,回眸百年风雨;古碑生辉,见证桃城沧桑。河畔广厦摩天,楼榭华堂,杨柳郁盛,花馨草香;桥上行人如织,游目骋怀,凭栏赏景,自在徜徉。老桥新姿,跻国保⑤之名列;修缮保养,免不测之祸殃;乡梓有幸,享交通之便利;古桥焕彩,绽福泽之余光。


戊戌孟夏,文旅振翼,云集能工巧匠,广施鬼斧神工,复振老桥活力,重现昔日辉煌。壮哉!以水为脉,湖城崛起,势不可挡;以桥连心,逐梦向远,阔步康庄!滏水远逝,紫气盈来,予怀忽渺渺,情思茫茫。诚愿老桥永固,胜迹长存,千秋不朽,再证荣昌!


诗曰:滏水流波天地远,老桥安济福泽长。

           乡愁莫问河边柳,常立桥头忆旧乡。

           白石重磨修古韵,神工弄巧绽华光。

           胜迹焕然开心镜,凭栏题赋赞隆昌。


注释:


①狻猊(suān ní) 狮子的别称;一说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形似狮子,排行第五。清衡水县令陶淑《敕建安济桥碑记》中记载“固以立桩,培以新土,灌以灰浆,钤以铁板,镇以石狻猊”。

②蚣蝮(gōng fù)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是龙生的九子之一。好水,又名避水兽,修桥之时,放于桥头或桥身。

③乡耆  指乡里中年高德劭(shào)的人。

④衡桥夜月  由河水、石桥、狮子、明月等元素构成的“衡桥夜月”美景,曾是古衡水八景之一,可以和闻名全国的“卢沟晓月”相媲美。

⑤安济桥  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河北衡水安济桥名列其中。


参考资料:


《衡水县志》陶淑  清乾隆三十二年

《衡水市文史资料》政协衡水市委  耿宝元 1986.6.30

《衡水安济桥史话》 郭志凯  2017.6.8  衡水晚报

《衡水安济桥的前世今生》 苗永刚  2019.2.22 衡水日报


作者:王新良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