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不要着急,您所反映的情况已详细记录,我们会第一时间转交部门核实处理。”突如其来的疫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类咨询、建议、求助类诉求成倍增长。为积极回应群众诉求,服从服务全市防控大局,我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迅速进入应急状态,保证第一时间接听、第一时间转办、第一时间反馈,实现“热线不中断、服务不掉线、质量不下降”。
自1 月 24 日至 2 月 23 日,衡水市 12345 政府服务热线共接到市民来电来信15380件(次),其中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关的来电来信7570件(次),占受理量的49.22%,内容主要涉及疫情防控信息咨询、防护用品涨价缺货、蔬菜涨价、农村封路、公共场所人员聚集、通行证办理、返工人员办理相关证明、企业复产、工地复工、学生复课等方面。12345政府服务热线每天对疫情热点分类梳理,编发疫情防控信息专报,为政府决策和防疫工作提供舆情依据。
确保来电畅通,筑牢疫情“防火墙”
近年来,衡水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在反映社情民意、理顺群众情绪、解决群众困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充分发挥了民生直通车、发展助推器、决策信息源、形象代言人的作用,成为政府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和渠道,是群众心里“24小时不下班的政府”。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12345 政府服务热线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的一线,积极快速处理群众诉求,用热情的服务和温暖的声音架起“爱的桥梁”,在我市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全力保障疫情期间诉求渠道畅通,及时消除百姓担忧和疑惑,疫情发生后,衡水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44名话务员迅速进入应急状态,24小时在线守护。全体热线工作人员调整班次,休年假的工作人员也都主动放弃休假,投入工作,确保第一时间受理群众诉求,交办、督办相关部门调查处理,并及时向领导反馈群众反映强烈、集中的问题。
因办公室人员较多,为避免出现交叉感染,话务员全天佩戴口罩接听电话,工作一天下来,话务员的耳朵经常被勒的发红发痛。有的话务员因长时间戴口罩出现头晕现象,还有的话务员对口罩过敏,脸上起了红疙瘩。不间断的电话,不停歇的键盘,为了保证电话畅通,话务员们不知疲累,坚守岗位,承担起了作为一名热线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提高办理速度,架起民生“快速路”
为提高办理效率,凡是与疫情有关的工单,接话中心话务员都特别标注为“特急件”,要求承办单位24小时办理完毕回复结果。特殊事件,马上电话交办,并及时跟进督办,极大提高了办理效率。
1月26日,景县安陵镇华家口村民韩某来电反映,妻子李某患有肾病,每隔一天就要到景县人民医院做透析,现在许多村庄因为疫情封路了,无法去医院透析。挂断电话后, 12345 政府服务热线务员立即联系景县政府协调解决。景县安陵镇政府立即与韩某取得联系,帮助韩某妻子顺利就诊。1月30日深州市一群众来电求助,他是一名志愿者,1月29日自己去湖北武汉黄冈运送物资,1月30日凌晨3点返回深州,担心自己携带了病毒,要求进行隔离,希望 12345 政府服务热线协调解决。接到反映后,转办中心话务员立即联系深州市政府进行了办理。经深州市东安庄乡乡村两级工作人员和反映人电话、视频沟通,该群众当天到衡水中医院进行了隔离。
特殊事件特殊办理的例子还有很多。接到群众反映后,衡水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均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处理,为群众解了燃眉之急。
耐心倾听沟通,搭建群众与政府的“连心桥”
2月22日凌晨1点左右,12345电话铃响起,话务员接起电话,一阵哽咽声从电话那头传来,话务员先安抚来电者情绪,让他平复心情,再记录事情原委。原来,来电群众为景县一家饭店的老板。过年之前,他贷款十几万元囤了很多货,全部放在冰箱里,后来因为疫情饭店一直处于停业状态,一点收入都没有。2月22日上午8点左右饭店因欠电费停电了,共欠费4000多元,但他实在是没钱交电费,若2月23日下午6点还不能恢复供电,储存的食材就全融化了,损失将十分惨重。希望12345政府服务热线能帮助他,可以先恢复供电,等饭店正常营业后再补交电费。12345政府服务热线话务员耐心记下他反映的问题,随即联系了景县政府帮他解决了问题。“有问题,打12345”,12345政府服务热线就像一座搭建起连接群众和政府的桥梁,把群众和政府紧紧地联系起来。无论来电群众情绪激动或者是焦急,话务员总是耐心地安抚群众情绪,认真倾听群众诉求,并积极帮忙处理问题,排忧解难,有的问题需要辗转联系好几个部门,打十几个电话,但话务员们说,只要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心里就满足了。
不忘初心,是他们不间断的值守,牢记使命,是他们默默无闻的坚持。疫情期间,12345政府服务热线24小时不间断坚守,一直在群众身边,确保在第一时间为群众解答相关问题,帮助群众与各个部门进行联系,督促部门办理进展,为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