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号角吹响后,他是防控一线的“指挥员”,是交通抗疫物资补给线上的“勤务员”,又是抗疫前线的“联络员”。一条条指令火速发出,一项项措施付诸实施,冀州区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焦晓华连日来身兼数职,时时刻刻守护着冀州区疫情防控的交通阵地。



防控一线的“指挥员”


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1月21日,冀州区交通运输局迅速成立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组建疫情防控指挥部,焦晓华担任交通运输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交通运输系统疫情联防联控的协调、督办、统计、后勤供应等一系列工作任务全部压到焦晓华肩上。


身兼数职的他几乎每天以单位为家连轴转,“今年的年夜饭很特别,吃的方便面”,冀州区交通运输局办公室焦晓华笑着说。


从农历腊月二十八开始,焦晓华的电话每天接打上百个,信息回复上百条,他一刻也不敢松懈。“这点辛苦和最前线的医护人员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也是尽到自己的责任,为全力执行好疫情防控措施,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出自己的一份力。”焦晓华说道。


由于交通运输疫情防治工作点多面广,包括汽车站、出租公司、公交公司、联合检疫点、分包小区入户排查、货运司机排查等,焦晓华将疫情防控一系列工作逐级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保证24小时严防死守。严格做好来自疫区车辆、人员检测和登记,排查发热病例,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检,不漏一车、不漏一人。


交通抗疫物资补给线上的“勤务员”


1月28日,按照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在国省干线交界处及高速路口,设立六个联合检疫点。由于检疫站点都处在野外,为确保每个站点尽快投入使用,焦晓华亲自到一线提灯架线。


当好“勤务员”,疫情防控首先要保证一线工作人员的防护安全。在物资紧缺之时,焦晓华通过各种渠道采购口罩、手套、消毒液、酒精等,以最短、最快的时间将防护物资落实到位。另外像棉大衣、矿泉水、纸杯、暖瓶、手套等生活用品,焦晓华为一线工作人员准备的面面俱到。 


由于天气寒冷,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执勤能量消耗迅速而巨大,保证营养搭配至关重要。对于距离市区较远的站点,焦晓华及时买好肉、蔬菜、馒头送到检疫站点,并安排专人负责统计工作人员喜好,并及时听取相关意见进行调整,尽可能使一线工作人员吃饱吃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24小时抗“疫”前线的“联络员”


疫情严重特殊时期,上级文件接连不断,为确保文件及时落实,第一时间传达到领导班子及相关科室,焦晓华24小时不分昼夜坚守工作岗位。“抗击疫情不能等,我们都要立即行动起来。”这是焦晓华经常说的一句话。


一次,深夜12点,刚刚在值班室躺下的焦晓华,突然接到上级指令,要求到防控指挥部邮箱提取文件。焦晓华立即起身,打开电脑,按照文件要求部署工作,直到凌晨三点。第二天他还要进行查看执勤点的设置,协调各方面的人员物资等。由于晚上没有休息,连午饭都没吃在办公的桌子上睡了半个小时,又投入到了紧张的数据收集、值班调度等工作中。家里人说,现在的他已经把家当成旅馆,一早爬起来就走,晚上很晚才回家。


工作间隙,焦晓华利用交通运输局微信工作群,及时向群内职工传达学习防控防疫文件精神和防控防疫知识,教育职工减少外出,不聚会,不走亲防友,避免交叉感染。让大家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充分认识到做好个人防护就是对全社会疫情防控的最大贡献,并把疫情防控工作做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全面做好消毒消杀防护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特点,按照办公场所“三清四净”的标准,焦晓华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集中开展大扫除、大消毒活动,全面清理办公楼走廊、楼梯、垃圾桶等卫生死角;并抽调出专门消毒人员对所分包的交通大厦、同祥苑和殷庄信用社家属楼进行消毒防疫工作。 


为彻底做好消毒消杀防护,焦晓华将卫生清理和消毒区域进行详细划分,责任到人。每个片区每天会有专人对分包居民区和该局办公楼楼道、电梯、会议室、卫生间、垃圾箱等重点部位清理消毒。担心落实不好,焦晓华亲自到现场进行检查督促,最大程度减少病毒传播的中间途经。


除此,焦晓华还要协助运管部门督促运输企业按上级要求定期对公共场所、运输车辆等进行清洁、消毒、通风,做到科学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蔓延。


从防疫一线到后勤保障,焦晓华都是思考在前、考虑在先,把各项工作都协调到点到位。焦晓华说:“多个角色的切换让我更加明确了身上的担子,所以我不能停下来、不能慢下来。”焦晓华表示自己还将与奋战在一线的守护者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与大家一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