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时评论员:乐衍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体育+文旅”体验成为不少河北市民和游客的新选择。在石家庄,环城绿道骑游大会、滹沱河热气球嘉年华等项目带来别样游玩体验;在衡水,龙舟大赛开启全民水上运动盛宴;在秦皇岛,各类轮滑赛事轮番上演,让人大饱眼福。当精彩赛事邂逅“诗与远方”,玩法升级,快乐翻倍。



  因为一场赛,奔赴一座城。数据显示,2025年1至4月份,全省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2307场,吸引参赛人员和观众达528.28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赛事数量增幅135%,吸引参赛人员和观众人数增幅153%,直接带动消费超97亿元,增幅达132%。在河北,如今正有越来越多的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能量”和经济“增量”。


  以赛为媒,发挥带动效应。近年来,全省各地体育赛事活动如火如荼,高等级专业赛事、精品休闲赛事、“火爆”主场和街头赛事、新兴时尚赛事和全民健身赛事百花齐放,吸引了大量参赛者、游客与市民热情参与,也为拉动消费、激活市场提供了强力引擎。实践证明,赛事经济对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各地要抢抓机遇,紧跟消费升级新趋势,积极整合文、体、旅资源,持续丰富优质体育项目和产品供给,优化提升服务体验,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让赛事经济助燃城市发展。


  以赛引流,激发乘数效应。赛事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今年3月,2025石家庄马拉松赛举办期间,选手凭号码布可以免费游荣国府、隆兴寺等13家A级景区,赛前还能逛马拉松博览会的潮流市集,尝遍河北特色美食,让上万名选手不止“参加一场赛”,更能“玩遍一座城”。这也启示我们,在发展赛事经济过程中,各地不仅要高质量办赛,还要学会因地制宜,将历史文化、非遗美食、城市地标等本土特色元素融入赛事当中,打造赛事品牌并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让赛事流量持续转化为滋养城市的活水。



  以赛赋能,释放融合效应。体育赛事具有很强的关联带动性,与餐饮、住宿、旅游等诸多产业紧密相连。各地要充分发挥赛事的融合效应,积极延伸产业链条,促进“赛事+特色文化”“赛事+商业商贸”“赛事+展览展会”“赛事+乡村振兴”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更具活力的体育消费生态,让赛事动能更好地化作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势能。


  青山与绿水相和,汗水与激情交织。加快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吸引力的赛事活动,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元、健康向上的体育生活体验,期待更多“跟着赛事游河北”的精彩故事在燕赵大地火热上演。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编辑:贾扬阳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原标题:冀时评 | 玩法升级、快乐翻倍,期待更多“跟着赛事游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