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
细心的武汉人让我吃上了热腾腾的汤面条
来到武汉二十多天了,收获了太多的感动。一直想写点东西,感谢一下负责我们食宿的中南花园宾馆,因为在这里住得很好,吃得暖心。
武汉人口味偏重,甜咸酸辣均可,仿佛每种味道不到极致不罢休。我们这些北方人初来乍到,总是有一点点不习惯。刚来的那些日子,几个女同胞领到盒饭就朝房间走,我们劝她们一起在餐厅吃,她们笑笑,说:“太辣了,回房间兑点水方吃得下。”我原本以为郭文昊会跟我一样,吃惯火锅鸡的人,总不至于连这点辣都抗不住吧。结果他也让我失望了。“静哥,你自己吃着,我也回去兑点水。”
武汉食物的辣,跟当地人脾气性格有点像,辣得霸道,辣得实在。初入口时,你会觉的这个味道热情奔放,令人忍不住想进一步去了解它,等你的味蕾有点习惯的时候,它又有所变化,九曲十八弯,直逼你的心田,让你长吁一口气,头顶和鼻尖瞬间见汗,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在出气,爱吃辣的人此刻遍体舒坦,受不了的人则会蹦起来四处找水喝。
这是武汉的厨师查着手机,第一次为我们做的汤面,用手机拍下了这份爱心大餐
也许宾馆的人注意到这一点,居然给了我们一份惊喜。那天,午餐里多了一盆热气腾腾的“汤面条”。这可让吃惯面食的大家喜出望外,你一份,我一份,吃得不亦乐乎。
送餐的武汉大姐笑着说:“这是我们的厨师查着手机,第一次做汤面。初学乍练,可能不合大家口味,请大家见谅啊。”
实事求是的说,这个汤面味道确实淡了些,但武汉人民的细心仍然让我们感动不已。我用手机拍下了这份爱心大餐,记录下在武汉的又一份感动。
我们四院的三个同事随衡水市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于昨日顺利抵达武汉,我和文昊听到后非常激动,但不能亲自去接他们,也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不管身处何地,大家的心始终在一起,为了战胜新冠肺炎,为了武汉人民的这碗热面条,我们绝不轻言放弃。战斗吧,为了胜利!
陈静 口述 高艳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