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枣强县扶贫系统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综述题”,全县133个贫困村近2000名一线扶贫干部既当扶贫“领头人”又做防疫“主心骨”,在疫情防控中交出特色帮扶的合格答卷,实现了两手抓、两不误、两手硬。
扶贫工作队,拉出来就是战“疫”工作队。全省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枣强县广大驻村干部积极行动主动履职,放弃春节休息时间,及时赶到所驻村,配合开展疫情防控排查和宣传,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大年初二,县纪委驻马屯镇东紫结村第一书记屈广志已经回到工作岗位,带领村党员干部在村口设站执勤,坚守安全防线;巾帼不让须眉,县妇联驻古漳营头村工作队也第一时间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对全村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唐林镇13支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干部一道,组织起村民健康防护线……全县数百名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员以及帮扶责任人,全部进入“战斗状态”,在挺身一线的同时,积极捐款捐物,支持村级防控,成为防控一线的“主力军”。
因为疫情的特殊性,各工作队积极转变工作方式,帮扶责任人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指导贫困群众科学防控、协调解决防控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印发了《致全县广大扶贫企业的倡议书》,号召扶贫企业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多种方式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目前,已有百荣牧业、吉祥现代农业、贵和农业、太平洋保险等13家企业捐款捐物10多万元。同时,扶贫系统坚定信心,增强斗志。扶贫办开展“三比一争”(比干劲、比境界、比奉献,争当优秀扶贫干部)活动,全体机关干部捐款2110元。
因地制宜,精准帮扶增“元气”。 “付大哥,你考虑的咋样了?这高油酸花生每亩比种植普通农作物多收入800元,咱们和金谷园农业合作社联合种植经营,既有保底收入又有分红,肯定没问题。另外,今天看新闻没有?这个病毒潜伏期长、而且潜伏期也有传染性,你们要好好待在家里,不要出门。”这是肖张镇后河西村驻村工作队走访贫困户时出现的一幕。战“疫”不忘脱贫,全县驻村帮扶工作队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因地制宜,紧抓脱贫攻坚工作不放松。一是向农业“要产量”。继续加大扶贫高效农业发展,为贫困群众提供技术、资金支持。该县肖张镇、枣强镇积极谋划高油酸花生种植扶贫项目,通过增加贫困户种植业的收入来保证贫困户收入稳定增长。为贫困户脱贫奠定扎实基础。截至目前,肖张镇预种植高油酸花生2100亩,带动贫困户15户;枣强镇预种高油酸花生2737亩,带动贫困户21户。其他乡镇也在积极谋划该项目,今年全县种植面积预计达到3万亩,可进一步提升带贫能力。二是向企业“要工资”。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号召县域企业在一些非技术性岗位上针对该县贫困群众扩大招工力度,让困难群众“离家不离县”,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张秀屯镇继续以家庭为单位推进孝心扶贫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又新增6户家庭参加,开展有劳动力贫困人口就业推荐,涉及县内外77家公司,100余个岗位。三是向公益“要岗位”。各行政村继续扩展保洁员、防火员等公益岗位,扩展困难群众收入构成。疫情防控期间,全县为因疫情暂时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安排临时公益岗位87个。
面面俱到,防止疫情导致返贫。研究出台了全县“抗疫情、促增收、防返贫”十三条措施,对就近就业、复工复产、项目安排等做出有力部署。如何减少或消除疫情对贫困户的影响、防止因疫情影响出现返贫也是驻村扶贫工作队关注的重点。全县驻村工作队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不忘对贫困户走访摸排。贫困户不能外出务工是否影响收入;贫困群众参与公益岗位防护措施是否到位;还有哪些贫困户因居家隔离,无法购买生活用品,影响生活,工作队都一一进行了解,并采取相应措施,千方百计防止或降低疫情对贫困户的收入和“三保障”的影响。对确有影响的,逐一登记,及时采取措施,及时调整帮扶方案。同时,全县围绕今年减少疫情影响,确保完美收官,实施“十大行动”,推进32项工作,为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拉开了序幕。
记者:张月亭 通讯员:刘运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