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二届河北省研学旅游大会的召开,为我市研学旅游产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枣强县借大会“东风”,依托全县特色研学旅游资源,打造研学基地、开发研学项目、策划研学线路、培养研学讲师,着力促进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赋能文旅产业加速融合。
整合本地资源,打造特色研学基地。枣强县从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红色文化以及现代农业等方面深入挖掘本地资源,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研学基地的定位并制定详细规划,推进研学基地建设。目前有中国空调博物馆、京宏鲟鱼养殖基地、八里庄藜想庄园、菜鸟书画院等4家市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覆盖农业劳动、工业文化、书画艺术、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其中京宏鲟鱼养殖基地为衡水市首家鱼类研学基地,学生们可以近距离观察鲟鱼从幼鱼到成鱼的阶段变化,可以动手制作鱼类标本,可以体验包鱼肉饺子、钓鱼等亲子游玩的乐趣。
结合红色文化,设计红色研学项目。枣强县拥有悠久的红色革命历史,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枣强人民英勇奋斗,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依托平原枪声——枣强抗日战争印记馆、赵陈烈士纪念馆、吕佑乾纪念展室等红色资源,设计了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研学项目。通过参观枣强抗日战争印记馆等场馆,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祖国的历史,学习革命先辈的精神,培养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
结合不同需求,策划多条研学线路。在研学线路的策划上,枣强县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层次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需求,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研学线路。这些线路涵盖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农业劳动、传统工艺、科学技术等多个领域,并推出特色研学线路“一日游”,让学生们能够在研学旅行中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升综合素质。此外,全省研学旅游大会后,空调博物馆与其他研学基地建立了联系,并策划“天工开物——衡水工业科技研学之旅(两日游)”,走进京华文创园、全国首家空调主题博物馆,领略衡水制造的“钢筋铁骨”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今年以来,枣强县研学基地共接待大中小学生26000余名参观学习,并获得广泛好评。
加强人才培养,培育专业研学讲师。枣强县高度重视研学讲师的培养工作,通过与高校和专业机构合作,定期举办培训班,不断提升讲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各研学基地分别打造了一支业务精通、素质较高、纪律性强的研学导师队伍,他们将丰富的知识和生动的教学方式带入研学活动中,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不断提升研学游的综合吸引力和品牌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