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撞上疫情,据粗略统计,衡水市大部分外卖小哥都歇了。在这个特殊时期,43岁的退伍军人、“饿了么”骑士王建国却只在深州老家呆了半天,就匆匆返岗。当外卖员3年来,这是他与亲人相聚最短的一个春节。




“媳妇说疫情严重,能不能等等再回。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好不容易回趟家,理应在家陪陪他。”王建国心里明白,疫情期间坚持送外卖有可能被感染,但心中一种信念和力量驱动着他,“我说不出为什么,但我知道,没有医护人员冲在一线,谁来治病救人?超市工作人员不上班,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咋保障?”王建国认为,越是在特殊时期,越得有人站出来、冲上去,外卖小哥也是保障民生不可或缺的岗位。



春节前夕,王建国每日接50单左右,而如今一天最多送十余单。即便如此,他仍坚持早晨8点多出门,夜里10点回家。“其实,每天晚上7点以后,大街上就空空荡荡了。“那订单这么少,完全可以中午休息一会儿,为什么非要在外面等呢?”面对记者的发问,他淡淡一笑,“我自己给自己值班。哪怕有一个顾客下单,我也要及时送到。”


即便在口罩和头盔的遮盖下,记者从王建国一双黑亮的眼睛里读出了坚定和骄傲。因为,选择疫情期间送单,他收获更多的是来自顾客的认可和感激。原来送货上门,顾客说的最多的是一句简单的“谢谢”,而现在顾客的话变多了,也变“味”了:每当听到“您辛苦了”“麻烦您了””您自己也要做好防护,多保重。”王建国的心都被暖化了。话里话外,除了感谢还有感激。还有顾客用实实在在的打赏方式,向坚守岗位的王建国表达敬意。“5号中午,我突然收到一条打赏信息,是顾客给的5块钱红包,这些天经常能收到。”王建国开心地说,这是对他莫大的鼓励。

其实,疫情期间,不仅仅订单量少了,而且每单的送达时间也长了。“现在小区都是封闭式管理,我必须在门口等顾客来取,有时候得等十多分钟。还有下单买菜的,需要称重,我们经常在超市等半个多小时。”在王建国看来,这时候拼的不是光是速度,还有耐心。

王建国的围巾和工作服里面的棉袄都是军绿色,一问才知,他果真当过兵。王建国说,“我觉得当兵的经历对我的影响是一辈子。在遇到任何困难和选择的时候,正能量总左右着我。”王建国说,当兵时保家卫国,当骑士就要保障民生。

3年,3万多单,11万公里,王建国熟悉了衡水的大街小巷,也对这份职业有了更深的感情。他的微信名是“我是特种兵”,虽然不能像军人一样冲锋陷阵在抗疫一线,但他骑着摩托车,义无反顾地行进在送单路上,这也是一种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