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刻,饶阳县饶阳镇牛赵村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挺身逆行,站在第一线扛起希望和生机。虽然,现在看不到他们口罩下那穿越疫情阴霾的明媚笑脸,但是却能从他们眼中看到那滚烫的真诚。
“党支部就是大伙儿的主心骨。”
疫情防控期间,村口值班检查登记、喇叭广播宣传、村内人员排查、环境卫生消杀、村间道路巡逻、隔离户生活保障、物资汇总分配……每天天不亮牛赵村村两委干部牛虽党、杜红普就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工作,直到深夜。在牛赵村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他们既是指挥员又是作战员。在他们的影响和感召下,村党支部一班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成为了村里人的“主心骨”。
“党员干部就要冲在前!”
大年初二,正在村口执勤的村两委成员牛大笔和牛连弟,听到群众反映有外来人员在村外徘徊,他们主动上前询问。起初,外来人员支支吾吾不肯回答,再三追问下才透露是从湖北来的。他们第一时间联系了饶阳镇派出所,并在民警到来之前紧密关注着他的动向,一直跟到了周边村庄附近。后经民警询问,此人为湖北襄阳人。目前,该外来人员已经被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后来有人问起他们当时怕不怕传染,他们说,“没什么怕不怕的,这种时候党员干部就要冲在前!”
“村里的事就是大伙儿的事。”
杜红松是一名普通党员,却又有点不普通。平时他热衷于帮乡亲们解决些大事小情,因此在村里很有威望。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村里每天都要对进出车辆以及重点区域进行消毒作业,消毒液用量极大。正当燃眉之急,他第一个报名为村里捐赠了2箱84消毒液。在劝返点建成后,他又为值班人员购买了55箱方便面、火腿肠、面包等物资。他总是说:“村里的事就是大伙儿的事,大伙儿都上心!”在他的带动下,牛赵村村民们用源源不断的善心凝聚起了全村战胜疫情最暖心的力量。
“等我回去上班,就让我妈替我值班。”
有着10年党龄的年轻党员牛晓丹,由于平时在石家庄工作,很难有机会参与支部集体活动。这次村里发出号召,她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和村里的叔伯们一起顶风冒雪、守岗执勤。在接到公司10号上班的通知后,她主动将排在11号的村口执勤换到了9号,以严格标准值完了最后一班岗,即使返回工作单位,她仍然想为村里再尽一份力,她说,“等我回去上班,就让我妈替我值班。咱村里人们积极,不是党员都排不上班,我妈这还沾我的光呢!”牛晓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年轻党员的硬核担当。
“年轻人抛家舍业的,咱也不能闲着。”
在这次抗“疫”战争中,牛赵村三位年近古稀的老党员牛运转、牛敬芝、李桂段也主动请缨上“战场”。天寒地冻,老党员年纪又大,大伙儿都劝她们在家里歇着,但她们毅然拒绝。“年轻人抛家舍业的,咱也不能闲着。”村里安排60岁以下的党员值守卡点,她们就给值班的党员送热水、送吃的;村里有2户居家隔离家庭,她们就给隔离户送物资、做心理疏导;村里号召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她们就带头清卫生、大扫除,为全村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抗击疫情没有年龄之分,老党员们的坚守付出就是防疫工作中一颗颗耀眼的星光。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疫情就是军令。共产党员战斗在前的担当,激发了退伍军人的斗志。退伍军人牛学懂、赵胜捆主动向村党支部送交了“请战书”。他们积极投身到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了解排摸疾控情况、告知注意事项、张贴疫情公告,以实际行动展现了退伍不褪色的精神风貌。“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九个字虽短,却铿锵有力,它是退伍军人不约而同的心声。现在,牛赵村的这些退伍军人正在村口值班备勤,只待一声令下,就会和村里的党员一起值班值守,不让疫情往前一米。
“等疫情过去了,我请大伙儿吃大餐。”
今年43岁的牛保余有着一手做菜的好手艺,在村南开了十来年的小饭馆,生意一直很红火。疫情发生以来,他积极响应镇里号召,主动关闭了自己终日人来人往的小店,减少了人员聚集的可能。当看到村口值守的党员由于条件有限,只能就着冷风啃干粮,他二话不说就在值班卡点旁边搭起了一个简易厨房,让奋战一线的党员们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大伙儿有啥想吃的就跟我说,我给咱们做。等疫情过去了,我请大伙儿吃大餐!”牛保余总是说,特殊时期,党员们温暖着大家的心,他就负责暖着大伙儿的胃。
“家里收拾干净了,春天也就不远了。”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牛赵村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党员冲锋、群众跟上,全村113名志愿者齐动手、大扫除,清理自家屋内院内、房前屋后;对村里的大街小巷、死角死面、坑塘周边进行彻底清理,对村内各处进行了消毒灭菌,从源头上切断了疫情的传播渠道。虽然,大家都戴着口罩,也没有什么交谈,但是从彼此的眼神中能够看到最朴素的期待——“家里收拾干净了,春天也就不远了。”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向光而行,终将拨云见日,迎来胜利。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又可以摘掉口罩,乡亲们聚在一起绽放出最美的笑脸!
记者:褚凤娜
通讯员:吴天宇 胡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