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衡水市枣强县积极应对挑战,对内抓改革、优服务,对外稳订单、拓市场,外贸进出口实现了新的突破。2019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71.96亿元,位列全市第一,同比增长16.17%;其中,外贸出口完成69.23亿元,占全市33.18%,同比增长14.76%。



坚持高位推动,全力畅通外贸渠道。衡水市枣强县改变以往“单打独斗”模式组团“出海”,统一组织外贸企业赴俄罗斯、白俄罗斯、意大利等国家进行考察对接。加强了同世界毛皮与皮革生产者协会(俄罗斯)、蓝楼市场管理层对接沟通,有效解决了电子标签、市场管理、商品安全等难题,夯实了对俄贸易平台,稳定了在俄销售队伍。同时,成立了俄罗斯裘祖贸易有限公司,逐步探索实施“白关贸易”方式,有效化解了“灰关贸易”潜在风险,俄罗斯市场持续巩固;他们还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加强与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沿线国家合作,探索建立推广“互联网+海外仓+展厅”的新经营模式,打造一条安全便捷的外贸新渠道,将裘皮产品推向欧洲市场,扩大裘皮服装出口规模。



加大扶持力度,助力企业做大做强。该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外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扶持办法》,从开拓市场、参会参展、提升质量、提高效益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引导企业主动拓宽国际市场。同时,实施了外贸企业“1+10”包联机制,县主要领导及分管副县长每人分包10家外贸重点企业,及时掌握企业生产销售情况,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种问题,督促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去年以来,该县626家外贸企业中有18家外贸出口首次突破1000万美元。



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夯实外贸平台。枣强县把解决企业遇到的难题,作为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路径,力促企业走出困境。他们进一步加强了与衡水海关合作,积极推进大营镇保税仓B库建设,让皮毛企业在本地完成出口报关业务,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提升出口效率。积极争取全省裘皮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从源头上解决皮毛企业进项难问题,推动企业守法经营和依法纳税,促进皮毛产业健康发展。成功举办了28届皮草交易会,吸引2000余名国外客商参会,促成外贸订单1000余个,交易额近3亿元。



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培育新兴主体。在稳步提升裘皮行业出口份额的同时,枣强充分利用传统产业优势,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积极宣传外贸扶持政策,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申请自营进出口备案登记,着力培育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同时,采取财政资金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参加国际国内知名展会,支持企业与境外一流商会、协会和会展机构的合作对接,借助展会优势,开辟国际市场。去年以来,复合材料、输送机械、燃气装备行业共新增外贸企业8家,非皮毛外贸企业总数达到20家,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937.3万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恒润集团当年实现出口额353万美元,占行业出口总额的58%。